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20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题释义:跑:跑是双脚交替接触地面的周期性运动,但跑有一个双脚都离开地面的腾空期。幼儿在 1 岁多开始学习跑步,最初是走跑结合的移动方式,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善,下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到 2.5岁,幼儿跑步的腾空阶段明显;到 6岁,早期跑步的特点基本消失。 着地方式:指的是人体在跑步着地阶段足部接触地面的方式,一般分为3种方式:分别为足跟着地(fore foot strike),跟骨先接触地面;全足着地(mid foot strike),全脚掌着地,即足跟与前足同时接触地面;前足着地(rear foot strike):前足部首先接触地面。 背景:成年人跑步着地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幼儿跑步的着地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目的:运用生物力学方法探究幼儿在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为幼儿正确的跑步着地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公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幼儿74名,按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采用BT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VIXTA录像解析系统同步采集幼儿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运用Anybody 5.2仿真建模软件计算下肢肌肉力量指标。试验前向受试者父母详细解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 结果与结论:①3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高,足跟着地的比例最低,5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低,足跟着地的比例最高;前足着地者的蹬伸时间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P < 0.05);②着地时刻,踝屈曲角度足跟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全足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5);前足着地者髋内收-外展角度、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髋内-收外展的关节变化量及最大膝内收-外展角速度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踝屈伸最小值大于足跟着地者(P < 0.05),而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速度小于足跟着地者(P < 0.05);③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者的腓骨短肌、腓骨长肌、第三腓骨肌的肌力大于前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股中间肌、股外侧肌下束、股外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下束、股内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中束肌力均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④结果提示:在3-6岁阶段,幼儿多采用足跟或全足着地模式进行奔跑,以满足自己在跑步过程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前足着地方式的跑步模式;前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髋关节和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来维持人体运动中的稳定,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的小腿前侧和后侧的肌力,而前足着地动用更多的大腿前侧肌力。 ORCID: 0000-0002-8337-3931(赵盼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男患,60岁;在传染科工作多年,既往有高血压史,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幻觉,持续数秒钟后可自行缓解。3个月以来经常头痛,以右额部为显著,晨起及劳累后加重。3d前症状加重,伴有恶心,于1996-05-27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每分钟80次,呼吸每分钟68次,血压20/13kPa。精神萎糜,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2001年至2007年间采用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18例,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1年,我们在进行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时。从捕自辽东山区桓仁、宽甸县的蜱、鼠中分离到多株伯氏疏螺旋体,从而证实辽宁省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一、方法:采用笼捕法捕获野栖鼠类;用布旗法采集野外游离蜱;分离培养用BSK培基。二、结果:从7组38匹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分离出6株伯氏疏螺旋体,以组计算,分离率为85.7%;从16组342匹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o)分离出4株伯氏疏螺旋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经济的日益发展 ,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类疾病谱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 ,心血管疾病不仅是今天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更是未来 2 0年内人类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1] 。而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又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 ,具有任何其他检查不可比拟和替代的重要作用[2 ] 。笔者就 84 5 9例全员体检职工的心电图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受检者为本厂 2 1~ 6 0岁的现场操作职工和机关处室职工 ,无选择性 ,共计 84 5 9人。其中男性 6 75 0人 ,女性 170 9人。1 2 方法…  相似文献   
6.
抚顺县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辽宁省抚顺县卫生防疫站(113006)庄麟春,吴丽骠,徐洪业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张德才,张仲秋,孙广久为证实抚顺县是否存在莱姆病及其自然疫源地,我们于1992~1993年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内容和方法:(1)调查地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ER、PR及亚型的影响及其与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处理细胞4 8小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半定量法检测PR- A m RNA,PR- B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U A细胞ER、PR受体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米非司酮(5 μmol/ L)显著地降低HHU A细胞PR- B m RNA和PR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P<0 .0 5 ) ,但增加米非司酮剂量并不能增强其降调作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对HHU A细胞PR- Am RNA和ER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 .0 5 )。结论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可明显降调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PR- B m RNA水平和PR蛋白的表达,并与抑制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不同的途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耻骨固定(In—Fast)技术治疗3例,用经腹壁固定(TVT和IVS)技术治疗13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人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复发。但TVT组有1例排尿不畅,3个月后剪断吊带后变为轻度尿失禁。In-fast组有1例性交不适伴阴道分泌物增加。结论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进行悬吊技术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手术方式。经耻骨固定技术和用经腹壁固定技术这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去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探讨NO及NOS与子宫内膜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NO、NOS测定并与对照组、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O浓度及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分化程度的降低,NOS活性增强(P<0.001),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NO浓度增高及NOS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及生长过程,与分化程度有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OS活性增强是NO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伴有T细胞异常的50例患者中,治疗前患者23例,停药后复发者12例,其末梢血OKT_3,OKT_4,OkT_4/OKT_8均低于正常对照(P<0.001),OKT_8相对增高,OKT_4下降与OKT_4/OKT_8比值降低在病情危重者尤甚。化疗可加深对T细胞亚群的抑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6例息者OKT_4、OKT_8及OKT_4/OKT_8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