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匹配血小板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过allo-HSCT后发生免疫性PTR患者16例,共输注单采血小板253次。根据血小板输注前交叉配型试验结果进行分组,结果阴性为配合性输注组(37次),阳性为非配合性输注组(216次);其中13例HLA-I类抗体阳性患者,根据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结果,分为HLA-I类抗体阳性配合性输注组(28次),HLA-I类抗体阳性非配合性输注组(158次)。以血小板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校正后增高指数(CCI)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输注策略对allo-HSCT后PTR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 16例PTR患者,其中HLA-I类抗体阳性13例,HPA抗体阳性3例。配合性输注组血小板输注24 h-CCI和有效率分别为7.188(1.035,11.9)和62.16%,高于非配合性输注组0(0,3.546)和2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LA-I类抗体阳性的PTR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HLAⅠ类抗体微珠反应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8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小板输注前HLAⅠ类抗体MFI情况。依据血小板输注后24 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定血小板输注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AUC计算约登指数和其最大值,采用ROC曲线分析HLAⅠ类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预测作用。结果 68例患者HLA抗体检测后输注血小板128次,其中有效输注98次,输注有效率76.56%,血小板无效输注30次,PTR发生率23.44%。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效组和无效组在性别构成、HLAⅠ类抗体阳性占比、HLAⅡ类抗体阳性占比输注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LAⅠ类抗体阳性为PTR危险因素(OR=9.64,95%CI:2.73~34.08,P<0.001);Pea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诱导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CTLs)对移植瘤裸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1)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诱导DCs,提取人肺癌细胞A549总RNA,用于电转染DCs,转染后的DCs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诱导抗原特异性的CTLs;2)实验分为转染RNA的DCs组、转染PBS的DCs组和未转染DCs组,流式细胞术(FCM)鉴定T细胞表型,3H-TdR掺入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3)建立肺癌细胞株A549荷瘤裸鼠模型,过继回输CTLs,比较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ax、Bcl-2、COX-2和VEGF的表达,并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平均光密度值(MOD)。结果 1)转染RNA的DCs和自体T细胞共育诱导的CTLs的CD8+T细胞大幅度上调,表达率(79.29±2.18)%明显高于转染PBS的DCs组CD8+T细胞(26.10±1.76)%和未转染DCs组CD8+T细胞(25.58±2.73)%(P0.05);2)转染RNA的DCs显著刺激了自体T细胞增殖,3H-TdR渗入所得的cpm值:阳性对照组为17 105±130,转染RNA的DCs组为7 759±493,转染PBS的DCs组为2 611±161,未转染DCs组为2 248±332(P0.05);3)成功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束时,转染RNA组裸鼠荷瘤体积(540±99)mm3明显小于转染PBS组(1 572±147)mm3和未转染组(2 043±395)mm3(P0.05);4)转染RNA组和转染PBS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8.53%和8.62%;5)转染RNA的DCs诱导的CTLs能显著上调Bax的表达(转染RNA组MOD值为335±105),显著下调Bcl-2、COX-2和VEGF的表达(转染RNA组MOD值分别为146±47、122±33和128±58)。结论人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DCs诱导的抗原特异性CTLs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并测定其抗原强度。方法采用16种针对D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吸收放散方法检测74例Del个体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相对抗原强度。结果 74例Del个体D抗原1~9表位检测均为阳性,D阴性、Del及D阳性红细胞相对D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97±0.18)%、(3.06±0.31)%和(99.65±0.71)%,3种表型红细胞D抗原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3.89±2.45,24.18±3.38,223.32±13.05。结论 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表达基本完整,其D抗原强度极低,仅含有微量的抗原分子数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总RNA转染的人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能力。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血细胞分离机新鲜采集的外周富集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s),贴壁获得单核细胞,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进一步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同时利用提取的A549细胞总RNA转染DCs来制备疫苗,并与T细胞混合培养诱导扩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实验分为转染A549细胞总RNA的DC组、未转染DC组和转染空脂质体DC组,分别以流式细胞术(FCM)鉴定DCs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2、IFN-γ分泌水平、3H-TdR掺入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杀伤肿瘤活性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1)转染总RNA组DCs表面CD40、CD80、CD83、HLA-DR的表达较未转染组DCs和转染空脂质体组DCs均有升高,CD40在3组的表达率分别为(69.01±7.67)%、(19.28±3.51)%和(39.62±2.72)%;CD80在3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4.39±6.46)%、(15.48±3.03)%和(25.70±2.92)%;CD83在3组的表达率分别为:(81.79±4.61)%、(13.29±2.34)%和(31.42±1.97)%;HLA-DR在3组的表达率分别为:(76.53±5.13)%、(49.23±4.05)%和(29.9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转染总RNA组DCs的IL-12和IFN-γ分泌水平较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脂质体组明显升高(P<0.05),3组IL-12分别为(543.24±68.33)、(77.11±27.65)和(167.78±31.84)pg/ml;3组IFN-γ分别为:(122.95±32.84)、(41.06±10.97)和(56.08±15.96)pg/ml;3)3H-TdR掺入试验所得的cpm,3组分别为(7437±720)、(3 807±476)和(4 543±719),阳性对照组为:16 73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DH释放法可见转染A549总RNA的DC组的特异性杀瘤活性(58.54±8.27)%,明显高于未转染组(36.03±4.03)%和转染空脂质体组(33.47±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肺腺癌细胞A549总RNA转染的DC疫苗体外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能力显著增强,有望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35岁,女性,因“乏力,全血细胞减少”入院,追溯病史,2012年6月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非特指型。口服环孢菌素和雄激素治疗,病情曾相对稳定,不依赖输血,血型B型Rh(D)阳性,孕2产2。2017年患者第二次怀孕后病情进展,需要依赖血小板和红细胞输注支持。2020年12月,病情进一步恶化,输血频繁。抗HLA-I类和Ⅱ类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nceintensity,MFI)分别为8474.2和256.9(LABScreen混合试剂盒,One Lambda,加利福尼亚州卡诺加公园,美国),无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s, HPA)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近年来发生的急性输血反应,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患者的急性输血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7 857人次输注了108 543 U的各种血液成分;结果158例患者发生159次急性输血反应,反应发生率为0.38%(415/108 543),其中FNHTR和ATR占97.48%,两者分别为46.54%(74/159)和50.94%(81/159);不同血液成分中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和血小板的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3%(225/52 554)、0.33%(166/50 456)和0.57%(24/4237);既往输血次数为0、1、2、3次和大于3次的构成比分别为21.38%(34/159)、7.55%(12/159)、10.69%(17/159)、12.58%(20/159)和47.80%(76/159)。结论急性输血反应主要是FNHTR和ATR,以输注血小板的反应发生率最高,发生急性输血反应的病例中输血次数超过3次的比例最高;合理输血、减少血液输注、自体输血是目前预防输血反应最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血小板滤器去除手工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后对血小板的质量及体外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新鲜全血中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用床边型白细胞过滤输血器滤除白细胞,分别用细胞计数、离心、血小板质量检测技术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过滤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CD62p表达率、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和低渗休克等指标,并观察临床输注反应。结果:经床边型血小板滤器除去白细胞后,浓缩血小板回收率为90.32%,白细胞去除率为98.21%。除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有明显下降外,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低渗休克反应和CD62p表达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浓缩手工血小板去除白细胞,过滤对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相关要求,可以明显降低临床输注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RTHO 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RTH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对5 041例样本进行交叉配血,并与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试管法比较。结果 (1)200份抗体筛查阴性标本,三种方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完全相符;4 822份抗体筛查阴性标本,全自动血型仪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完全相符;(2)19份抗体筛查阳性标本,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分别为:全自动血型仪法19例不相容,聚凝胺法15例不相容,抗人球蛋白试管17例不相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批量配血全自动血型仪耗时最短。结论 ORTHO 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交叉配血可以捕捉到十分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对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人重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产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行性及其表型和功能。方法收集本院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rhG-CSF动员前外周血(PB组)和动员后的外周血采集物(G-PB组)各10例,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CD4+CD25?T细胞,并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进行诱导,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RT-PCR和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测定诱导后细胞的CD25、Foxp3表达和免疫抑制功能,比较2组之间CD4+CD25+T细胞转化率、抑制功能的差异。结果1)G-PB和PB来源的CD4+CD25?T细胞在抗-CD3 M cAb和TGF-β1作用下CD25+分子表达不同,分别为:(77.9±2.3)%和(65.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GF-β1诱导产生的CD4+CD25+T细胞高表达Foxp3;3)PB、G-PB来源的TGF-β1诱导产生的CD4+CD25+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cpm值分别为:11 739±352和18 732±437(P<0.05)。结论G-CSF动员的外周血可作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