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织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喉癌和癌旁组织组织中HPA的表达。结果HPA在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3.3%,癌旁组织为1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6.2,P〈0.05);HPA表达阳性率与喉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明显相关(χ2=4.86~5.18,P〈0.05),与喉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χ2=2.13,P〉0.05)。结论HPA在喉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喉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1998-2003年,我院应用鼻内镜加微波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8例,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6岁.因阵发性头痛10余年加重1年,复视20余天于2008-04-12入院.分别于5、7年前有2次甲状腺肿瘤手术史.体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软,颈前有一横行手术瘢痕,甲状腺未及肿大.外科查体左眼裂变小,左眼外斜视,视力0.6,右眼视力1.0,余脑神经基本正常.实验室检查:PRL 917.8 μIU/mL(正常参考值72~511 μIU/mL).颅脑CT:鞍区见异常密度影,蝶骨体骨质变薄.颅脑MR:鞍区见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内见囊样低信号影,向上达鞍上池,向下突入蝶窦;呈明显强化,见束腰征,颈内动脉受推压,鞍底骨质下陷;增强后见垂体内小片低强化,脑室系统无受压,中线居中,符合垂体瘤(图1A).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儿童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诊治水平。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病理检查及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6~17岁,病程3个月~3年。肿瘤位于左侧面部4例,右侧面部4例。均行手术切除,鼻侧切开入路2例,内镜经鼻入路4例,犬齿窝入路配合鼻内镜手术2例。随访1.5-12年,6例无复发,术后半年复发1例,1年复发1例,均经再次手术完整切除。结论骨化纤维瘤是一种良性骨肿瘤,临床常表现为颌面部无痛性膨大。影像学呈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有蛋壳样边界。病理显微镜下,胶原纤维呈漩涡状分布,其间散在分布不规则钙化团块,病变与周围骨皮质分界清楚。鼻内镜或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3岁,因咽部异物感进行性加重5年就诊.自述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无声嘶及呼吸困难,有多次脑栓塞、右上肢麻木感病史.既往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栓塞.查体:血压90/50mmHg(1mmHg=0.1333kPa),心脏各瓣膜区未听见病理性杂音;胸骨上窝右侧有一异常搏动点,可触及震颤样搏动,频率与心率相等,喉粘膜无异常,梨状窝存在,无积液,声带闭合好.颈部超声示头臂干呈节段性囊样扩张,最大直径约2cm,内壁光滑,扩张处血液流动异常.2005年4月转外院行动脉造影,示头臂干中段有一2cm×3cm膨大区,内壁光滑,行单旁路术,术后颈部异物感消失.随访至今症状无复发,无再次脑栓塞及右上肢麻木.  相似文献   
6.
耳后带蒂皮片修复治疗外耳道闭锁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以手术治疗为主 ,我院自 1 999年 4月— 2 0 0 2年 2月共收治患者 7例 ,采用直入式径路外耳道鼓室成形术 [1] ,应用耳后带蒂皮片修复治疗术后皮肤缺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患者中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 0~ 41岁 ,平均年龄 2 3.5岁。其中双耳闭锁 2例 (均择单耳手术 ) ,单耳闭锁 3例 ,单耳狭窄 2例。全部病例中合并耳廓畸形 6例 ,按 Marx分级法 级者 2例 , 级者 3例 , 级者 1例。均未发现全身其它器官和系统有明显畸形。 CT示乳突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部钝挫伤的器官损伤特点及并发症,CT及超声检查的优势及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颈部钝挫性外伤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给予环杓关节复位术、气管切开术及颈部探查止血等治疗。结果:2例声带麻痹患者治疗后,1例声带旁中位固定,1例环杓关节复位后患者声带外展、内收活动正常;2例会厌水肿患者治愈并拔管;2例甲状腺区肿胀淤血患者,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治愈;1例颈总动脉栓塞患者死亡。结论:颈部外伤患者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呼吸、抗休克的情况下,还要注意头部的血液循环。一些辅助喉部检查阴性的患者在伤后数小时内随着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直至死亡。动态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黏膜病变与年龄及当地气候变化的规律。方法 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进行登记编号,每月随访1次,前鼻镜和/或鼻内镜观察患者鼻腔黏膜病变部位和病情变化。利用SPSS17.0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成功随访259例,记录有病变患者555人次,病变部位957处。气流对鼻腔黏膜损伤好发于10月至次年4月,4月后发病患者减少,8月后患者逐渐增加,11月、12月患者明显增加(P<0.05)。2~12岁儿童、40~80岁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13~39岁发病率较低(P<0.05)。与湿度呈负相关(P<0.05)。损伤部位以鼻中隔Little区黏膜最高,其次依次为下鼻甲、鼻中隔偏曲凹面、鼻中隔偏曲凸面、下鼻道、中鼻道、中鼻甲及嗅裂。结论 鼻腔黏膜损伤与年龄、季节有关,可能与鼻腔气流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鼻腔呼气相气流曲线及不同解剖部位气流的变化。方法 对10例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及结构正常的吸烟志愿者,采用吸烟的方式将电子烟的烟雾吸入,储存于口咽及以下气道内,以1、1.5、2s一个呼气周期均匀呼气,观察鼻腔气流变化。 结果 咽部气流在鼻咽顶部气流由垂直直线上升变为曲线前移,大部分以层流方式进入总鼻道,少量气体由下鼻甲后端进入下鼻道以湍流方式运动,极少量气体以层流的方式进入嗅裂及中鼻道, 鼻阈以湍流为主。 结论 鼻咽顶与鼻腔交界的坎阻挡气流导致呼出气流改变运动方向,使气流压低主要经总鼻道底部流出,极少经上鼻道流出,下鼻道气流以湍流为主。呼出气流对中鼻道及嗅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在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织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喉癌和癌旁组织组织中HPA的表达.结果 HPA在喉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3.3%,癌旁组织为1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6.2,P<0.05);HPA表达阳性率与喉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明显相关(χ2=4.86~5.18,P<0.05),与喉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χ2=2.13,P>0.05).结论 HPA在喉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喉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