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比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80确诊冠心病心绞痛使用传统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40):同时使用体外反搏治疗;B组(n=40):仅使用传统扩血管药物,治疗8周后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并随访两组患者首次入院后半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死亡率),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半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优于单一使用传统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血脂异常的调脂作用.方法:8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血脂康和吉非罗齐,服药前及服药后8周测定血脂.结果:血脂康比吉非罗齐降低血清TC、L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明显,而吉非罗齐降低血清TG优于血脂康.结论:对于血清TC,LDL-C升高为主者宜选用血脂康,而血清TG升高为主者更适合选用吉非罗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心律平)转复器质性心脏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发作1 h~ 72 h病人8例, 随机分为胺碘酮组40例和心律平组41例,心律平组静脉注射心律平70 mg;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后改为静脉输注150 mg~450 mg,观察其复律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结果心律平组阵发性房颤41例,复律成功28例.胺碘酮组阵发性房颤40例,复律成功31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 胺碘酮组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心律平组.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房颤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8例动态心电图检查为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治疗组口服倍他乐克25mg、bid,稳心颗粒9g、tid;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25mg、bid。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院体检者120例,根据体检者血压分为对照组(血压正常者75例)和研究组(隐形高血压者45例),检测入选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MAU及硬化系数β值。结果研究组自测收缩压(SBP)、自测舒张压(DBP)、DBP变异性及SBP变异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MT、MAU以及硬化系数β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测SBP变异性和自测DBP变异性均与IMT、MAU及硬化系数β值呈正相关(P0.05);隐性高血压患者SBP变异性是IMT、MAU以及硬化系数β值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较大,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8例临床和影像学可疑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的腹腔积液实施T—SPOT-TB检测,对照组为30例无结核原发病灶的腹腔积液患者。结果28例可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26例T—SPOT.TB检测阳性(92.9%),对照组4例阳性(13.3%)。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6.7%,阳性预测值为82.1%,阴性预测值为95.2%。结论T—SPOT.TB检测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对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三六三医院治疗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左西孟旦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后的心功能指标[心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心肌功能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管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比较2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药物剂量、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时间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SV、LEVF、CI、SRs及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AVP、AngⅡ、cTnI、CK-MB、CVP、PCWP及LVEDV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他汀类药物对外科围手术期hs-CRP升高患者指标的影响和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方法 选择175例外科围手术期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且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5天后行外科手术并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记录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强化组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加大剂量) 5天后行外科手术并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记录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术后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记录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三组术前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值变化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强化组患者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患者hs-CRP水平及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65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33例):口服氯沙坦每天(25~50)mg;B组(32例):口服卡托普利每天(18.75~75.00)mg.治疗8周后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并随访两组病人首次入院后半年、1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病死率),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对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远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