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97例冠心病患者及90例正常人载脂蛋白B基因2个位点的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NA,扩增产物采用限制性内切酶xbal及EcoR1消化。结果 在冠心病组中,xbal和EcoR1酶切位点以X~-和E~+等位基因占绝大多数,其频率为0.959和0.897,而X~+和E~-等位基因较少,其频率为0.103和0.04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C和TG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ApoB基因Xbal变异可能与冠心病发病及血浆脂质水平有一定关联,ApoB基因的X~-X~-基因型变异成X~+X~-可能对冠心病临床表现有一定影响,等位基因X~+和单体型X~+E~+可以成为冠心病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心肌梗死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多态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T174M变异与老年人心肌梗死(MI)的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55例呈MI患者和60例无冠心病证据的对照组(老年人)进行AGT基因T174M等位基因检测。结果 MI患者AGT基因174MM型(7.27%)和M174等位基因(16.36%)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67%和9.17%,X^2=7.55,P=0.022,X^2=5.79,P=0.016),经校正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后,AGT基因174MM仍可显著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性(比数比3.66,P=0.018)。结论 AGT基因T174M可能是老年人MI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相似文献   
3.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院外发病和死亡主要原因。在大多数CAP患者发生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败血症,持续平衡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主要促炎因子有IL-6、TNF,败血症时也产生对抗炎症反应的因子IL-10,从而抑制促炎因子IL-6、IL-1α、IL-1β、IL-8和TNF。不同细胞因子基因水平对应激刺激的反应是不同的。本文旨在探讨诱导基因表达的IL-6和IL-10启动区单核苷酸多肽性与CAP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HDI 5 0 0 0彩色多谱勒超声仪 ,分别对脑梗死组 (2 0 7例 )和对照组 (4 5例 )的颈动脉进行检测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 73.9% ,对照组为 33.3%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 ;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是体内惟一的血管紧张素Ⅱ的前体,血管紧张素Ⅱ有很强的升压作用,其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强数十倍,更重要的是具有促醛固酮分泌的作用。在AGT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存在多态性,此种多态性在心血管疾病发病患者中其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民族、地域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尚不统一。为了解AGT基因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和某些常见疾病及相关因素的联系,我们进行了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群体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和血浆脂质水平的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冠心病与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国际上已有不少报道,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一般采用PCR技术检测ApoB基因上Xbal酶切位点、EcoR1酶切位点和3宋端串联重复序列(3′VNTR)位点多态性,也有的包括Ins/Del位点。上述检测手段把ApoB基因多态性分为3种形式: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  相似文献   
7.
在蛋白质 C、蛋白质 S或抗凝血酶 缺乏时表现出严重的血栓形成 ,本文综述了对该病携带者检出和产前诊断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以便预防有风险婴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T174在人群中的分布、与临床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心肌梗死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群体患者和群体健康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结果 AG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均匀;心肌梗死发生与民族、性别、年龄无特异相关性。174MM型和M 174等位基因的频率患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携带突变型MM基因型的个体比野生型TT者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高5.667倍,基因突变与心肌梗死发生相关。结论 AGT基因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无民族、年龄、性别差异,MM基因型与心肌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蛋白质C、蛋白质S或抗凝血酶Ⅲ缺乏时表现出严重的血栓形成,本综述了对该病携带检出和产前诊断的理论依据及方法,以便预防有风险婴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在人群中的分布、临床常见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患者组114例及对照组204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对群体患者和群体健康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结果 AC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均匀;心肌梗死发生与性别、年龄无特异相关性。174MM型和M174等位基因的频率患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携带突变型MM基因型的个体比野生型TT者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高5.667倍,基因突变与心肌梗死发生相关。其他因素中只有吸烟与否其P值〈0.001。校正主要危险因素后,MM基因型仍与心肌梗死发病显著相关,调整后P值分别为0.043和0.001。结论 AGT基因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无年龄、性别差异,MM基因型与心肌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