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异常低值的AST和ALT结果,如果审核不仔细,往往会发出错误的报告,从而影响诊断和治疗,甚至造成诊疗错误.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共检测35789例生化血清标本,其中筛选出来的129例AST、ALT 异常低值标本,分析其原因:脂血浑浊标本,是造成AST/ALT异常低值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标本取样针堵塞、明显溶血标本、标本离心不完全,血清浑浊以及酶底物耗尽等.其中酶底物耗尽是造成结果误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与单纯分离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臬。方法将80例小儿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组(A组,n=40)和单纯基础麻醉组(B组,n=40),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患儿麻醉后HR,MAP,RR波动显著小于B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离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可减少麻醉用药量,镇痛完善,是小儿腹郜以下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1患者,男性,13岁。因生气自服久效磷原液20ml,当时即被人发现,未做任何处理即送往医院,途中出现口吐白沫,四肢湿冷,呼吸困难,于服药后30分钟到我院。查体:T:36℃,P60次/,R25次/min,BP16/10kPa,。神志清,口唇紫绀,呼吸表...  相似文献   
4.
高颈髓手术的麻醉处理刘玉莲,祝仰廷,季雪兰(郓城县人民医院)本文报道10例颈1~4区域病变,由于脊髓受压,临床可表现多种症状,主要有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头颈活动受限、高位截瘫及肢体无力等.手术目的在解除脊髓压迫,有相当的难度,同样麻醉危险性大,也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1996年以来 ,我院采用呼吸机治疗多种危重症合并急性呼衰和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 18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14~ 6 8岁。其中心跳呼吸骤停初期复苏后患者 6例 ,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 10例 ,严重感染 1例 ,格林—巴氏综合征并呼吸肌麻痹 1例。全组 18例均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缺氧、紫绀。血氧饱和度<6 0 % ,呼吸道分泌物多 ,肺部听诊一侧或双侧罗音 ,常规给氧状况下 ,顽固性低氧血症 ,氧分压 <8kpa。方法 :持续动态监测各重要脏器功能状况 ,18例均行气管插管 ,其中 4例在气管插管 2天后均改气管切开置管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与单纯分离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80例小儿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组(A组,n=40)和单纯基础麻醉组(B组,n=40),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患儿麻醉后HR,MAP,RR波动显著小于B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离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可减少麻醉用药量,镇痛完善,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清创术是处理开放性损伤的基本方法,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近年来我们采用伤口经初步处理后0.1%新洁尔灭浸泡,然后再缝合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亚甲蓝对肌酐酶法(POD系统)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临床急救用药亚甲蓝对肌酐酶法(POD系统)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肌酐酶法(POD系统)试剂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模拟临床检测标本分别观察不同浓度亚甲蓝对样本空白、肌酐标准液和临床实测标本肌酐检测结果影响。结果亚甲蓝对肌酐酶法(POD系统)测定为负干扰:当亚甲蓝浓度为0.0100(mg/ml)时,样本空白结果开始为负值;当浓度850μmol/L的肌酐标准液中含亚甲蓝的浓度为0.005mg/ml时,其负干扰已经显现(结果下降为826.9μmol/L);对于临床实际检测标本,肌酐结果随着亚甲蓝的浓度增加,标本检测值逐渐下降,甚至达到负值。  相似文献   
9.
季雪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72-1873
目的观察有酗酒史患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使用异丙酚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初孕、既往体健、具有不同程度慢性酗酒史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A组),另外选30例无饮酒史初孕、既往体健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异丙酚平均总用量多于B组,镇痛效果较B组差,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高。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有酗酒史患者对异丙酚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男 ,2 8岁 ,入院诊断为左侧股骨中段骨折 ,既往无心脏病及药物过敏史 ,术前检查无异常。拟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左侧股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用药 :安定1 0 mg,阿托品 0 .5 mg肌注。入手术室患者 BP2 2 /1 4 k Pa,SPO2 98% ,P1 0 2次 /min,左侧卧位下选 L2~ 3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置管顺利。接心电监护 ,先后注入混合麻药 (1 .3 %利多卡因 ,0 .1 6%地卡因 ,1∶ 2 0万肾上腺素 ) 4 ml,5 ml和5 ml。 2 0 min后手术开始。由于麻醉效果不满意 ,静脉给予安定 1 0 mg与氯胺酮 5 0 mg(沪卫药准字 1 995第 0 0 1 0 64号盐酸氯胺酮注射液 )。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