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8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省怀化市少数民族及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及不同基因型与临床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基因序列分析法对湖南省怀化市1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并分析相关流行病学、病例构成、HBV DNA载量、HBeAg阳性率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该地区1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检测到B型及C型,其中B型90例(81.08%),C型19例(17.12%),2例(1.80%)无法分型. B、C基因型分布情况:33例少数民族组患者B基因型31例(93.93%),C型2例(6.07%);76例汉族组患者B基因型59例(77.63%),C基因型17例(22.37%).C基因型患者肝硬化及肝癌构成比高于B基因型患者,HBV DNA载量、HBeAg阳性率及球蛋白水平高于B基因型,而白蛋白水平低于B基因型.结论 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型为优势基因型,少数民族与汉族患者HBV基因型构成有显著差异,C基因型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低,可能较易发生肝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或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的抗结核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应用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ESAT)-6和培养滤出蛋白(CFP)-10诱导的结核酶联免疫斑点法对云南地区100例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水平.采用Mann-Whitney检验进行非参数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无活动性结核感染证据的HIV感染者中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感染率高达67.6%.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532×106/L)和CD3+CD8+T淋巴细胞(473×106/L)绝对计数与单纯HIV感染者(406×106/L和504 × 106/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感染者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值为189 × 106/L,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值为293×106/L,均显著低于单纯HIV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组和HIV组(U=168.0,U=163.0;U=147.0,U=374.0;均P<0.01).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感染者的ESAT-6和CFP-10抗原特异性斑点形成细胞数(31/106细胞和82/106细胞)显著低于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92/106细胞和109/106细胞.U=507.0,U=529.5,均P<0.01).结论 我国无活动性结核临床证据的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结核潜伏感染率,HIV合并活动性结核感染者的总体细胞免疫应答功能及特异性抗结核免疫应答功能均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高变八聚体寡核苷酸指纹(hypervariable octameric oligonucleotide finger_prints,HOOF_Prints)分析法对我国的布氏杆菌进行亚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根据布氏杆菌8个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单元(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位点序列设计8对特异性的引物,用PCR方法扩增两株临床分离株并测序,得到8个位点的重复次数,进一步与国际上已公布的布氏杆菌VNTR数据进行比对及构建基因树,从而建立布氏杆菌亚型的分型方法。结果通过基因树得到我院两例布氏杆菌,均属猪二型,与我国流行的牛种与羊种布氏杆菌菌型存在基因型上的差异。结论HOOF_Prints分析法可在分子水平分析我国布氏杆菌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海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与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上海华山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HBV DNA阳性(荧光定量PCR法)的HBV感染者45例,采用S基因序列分析法检测HBV基因型,并分析相应的前-C/C基因序列特点.根据患者的HBV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判断不同基因型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45例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共15例,C型30例,无A、D、E、F、G、H基因型.15例HBV/B均为Ba亚型,其中2例的前-C/C基因与HBV/C在nt 1975~nt 2293之间发生重组.HBV/C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V/B(分别为83.3%,33.3%;P<0.05),抗-HBe阳性率则显著低(分别为53.3%,73.3%;P=0.02).2种基因型的HBV DNA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次抽样检查结果中HBV基因型为B型和C型,以C型为主,未发现A、D、E、F、G、H型.HBV/C型与B型相比有较高的HBeAg阳性率和较低的抗-HBe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酶联免疫斑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酶技术为早期发现结核病(TB)提供了新的方向。ELISPOT法是全球首次利用探测结核感染者的特异性T细胞,而不是利用抗体来诊断TB的一种新方法,比皮肤试验更可靠,比培养方法更敏感。在TB患者中,尤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最为困难,如果用这种新型的ELISPOT法诊断可能会给防治结核性脑膜炎带来较大的进展,在欧美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尝试将该技术用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价值。方法选取130例胸片异常的出入境人员,根据胸片是否存在活动性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70例),采取IGRA检测试剂盒T SPOT.TB,测定结核杆菌特异抗原刺激反应的效应T淋巴细胞数量,结合实验室痰菌涂片和培养结果评价该技术对活动性肺结核的筛查价值。结果T-SPOT.TB在筛查临床诊断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敏感性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接近,分别为73.3%比78.3%特异性显著优于TST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为60%和27.3%;在痰菌检查阳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确诊患者和痰菌检查阴性的对照组受试者中,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提高,与TST试验相比,敏感性为93.1%比75.9%,特异性为62.7%比35.8%。结论T-SPOT.TB检测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高,优于传统的TST方法,提示该技术可用于在临床疑似结核病患者中快速筛查活动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HBV基因型分型及分布特点.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西藏地区HBsAg阳性的藏族HBV感染者60例.采用S基因序列分析法检测HBV基因型,并分析相应的前C/C区基因序列特点.结果 60例HBV样本基因型中,59例为Dc混合型,1例为Dbc混合型,其前C/C基因与B、C基因型均发生重组.结论 本次调查HBV基因型为Dc混合型和Dbc混合型,无纯D型及其他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赴美移民预防接种情况,探讨多种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现场随机调查问卷和电话反馈两种不同方法,收集和分析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结果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接待赴美移民体检者13510人,完成1针及以上疫苗接种者共12633人,接种各类疫苗共计40704针次。其中2009年9月到2010年12月,采用现场随机调查问卷方法得到总体不良反应率为5.93%,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联合接种针次和接种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电话反馈方法得到总体不良反应率为0.20%。结论在赴美移民申请者中开展多种疫苗联合接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酶联免疫斑点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e spot assay,ELISpot)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根据临床表现疑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26例,以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结核分枝杆菌ESAT-6及CFP-10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结果在所有入组患者中,根据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者15例,诊断为非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11例,ELISpot检测的敏感度为80.0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51.9%-95.7%1,特异度为100%(95%CI71.5%-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95%CI73.5%~100.0%),阴性预测值为78.6%(95%CI49.2%~95.3%)。结论EHSpot对结核性脑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口岸赴美移民人群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及淋球菌(NG)感染的认知情况和感染现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赴美移民体检的15周岁及以上申请人共4076人,随机抽取500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申请人均进行尿液样本CT及NG的PCR普查,CT阳性者采用阿奇霉素1g顿服治疗,NG阳性者采用头孢克肟400 mg+阿奇霉素1 g顿服,均采取直接督导治疗。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G知晓情况平均得分为1.12±0.62,以41~50岁及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得分较高;CT知晓平均得分为0.66±0.65,各年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现有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是电视网络(47.70%)和报刊书籍(34.73%),期望获取途径以电视网络(66.11%)和宣传材料(41.00%)为主,期望通过医生咨询获取知识的人数构成比(23.01%)明显多于现有情况(9.00%)。检出CT感染者127例(其中2例CT/NG双重感染),检出率3.12%,21~30岁检出率最高;多症状隐匿,且否认高危因素,发现8对配偶共同感染;126例(99.21%)完成治疗。检出NG阳感染者3例,检出率0.07%,多具有高危因素和临床症状,全部完成治疗。结论 中老年人对NG的知晓情况优于年轻人,CT的知晓情况远不如NG。人群获取性病知识的现有渠道以电视网络和宣传材料为主,期望增加医生咨询途径。赴美移民人群中NG感染检出率远低于CT,CT在无症状人群中隐性感染情况不容忽视,且移民人群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急需加强宣教、疾病筛查并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