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泰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进一步提高人群HBV感染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产科2013年785名产妇HB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产妇785名,年龄17~49岁,平均27.09±4.24岁。HBsAg阳性的现症感染者33例(4.20%),单项抗-HBs阳性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者218例(27.77%),抗-HBc 阳性的既往感染者196例(24.97%),HBV-M标志全阴的无免疫者338例(43.06%)。与1992年国家实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的孕妇相比,1992年以后出生的孕妇单项抗-HBs阳性率(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显著增高(39.66%和26.82%,P=0.036),既往 HBV 感染率显著降低(13.79%和25.86%,P=0.041),但 HBsAg阳性率(现症感染率)与 HBV-M标志全阴率在1992年前后出生的孕龄女性之间尚无显著差异(P=0.296与P=0.587)。结论泰州地区孕龄女性的乙型肝炎无免疫率以及实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前后的 HBV感染率仍较高。做好孕龄产妇 HBV感染状况筛查,改进与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质量与覆盖率将提高人群 HBV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00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行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又称妊娠特发性黄疸或妊娠期复发性黄疸,是一种在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胆汁淤积、黄疸为主要症状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ICP主要危及胎婴儿,可致早产、胎儿窘迫、突然胎死宫内等,围产儿病死率高达7%,是重要的高危妊娠之一。如何降低ICP围产儿的病死率及改善围产儿预后,是产科医务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对我院收治的78例ICP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影响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近10多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研究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本院13年来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2)1998年前剖宫产指征主要为难产,1999至2002年胎窘渐升高,2000年后社会因素明显升高,跃居首位。(3)新生儿病死率未随剖宫产率上升逐步下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胎窘”和“头盆不称”诊断过度也是剖宫产术增多的重要因素,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学特点,评价不同临床标准对非活动HBsAg携带(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BV DNA4.3lg IU/mL、ALT2×正常值上限(ULN)、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肝组织特点,炎症活动指数(HAI)≤3或病变轻微定义为病理学的IC。临床诊断标准:A组为2015年中国指南标准(ALT正常,HBV DNA2.3 lg IU/mL),B组为2015年亚太与美国指南标准(ALT正常,HBV DNA3.3 lg IU/mL),C组为ALT2×ULN、HBV DNA2.3 lg IU/mL,D组为ALT2×ULN,HBV DNA3.3 lg IU/mL)。以肝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四组IC临床诊断标准的价值。结果 171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125例,女46例,年龄22~69岁,平均(45.5±4.2)岁。HAI 1~11分,平均(4.3±2.1)分,其中≤3分者94例,占55.0%;纤维化积分(S)0~4分,平均(2.0±1.6)分,其中0~1分101例,占59.1%。不同临床IC诊断标准筛选的病例与病理IC的符合率没有显著差异。四种筛查方法的约登指数为0.08~0.11,AUC为0.544~0.558,判断IC的价值有限。所有入选病例中符合中国、亚太与欧美指南IC临床诊断的患者,仅有50%~60%符合病理IC,而临床非IC的患者中,有33.3%~51.4%符合病理学的IC诊断。结论低病毒载量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有50%~60%的患者符合病理的IC诊断,而临床非IC的患者中,有33.3%~51.4%符合病理学的IC诊断。若以病理结果为IC诊断的"金标准",现有指南推荐的临床标准诊断IC的效率不高,判断价值有限,亚太与美国指南(2015)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1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止痛化癥胶囊,1.2 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包块的最长直径,以及血清中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8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盆腔炎性包块的最长直径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CP-1、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CP-1、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确切,能减轻疼痛程度,缩小炎性包块大小,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女性输卵管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次数对胚胎质量、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173例输卵管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82例),第2次IVF-ET治疗的患者纳入B组(57例),第3次IVF-ET治疗的患者纳入C组(34例)。记录治疗期间三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 Gn)使用时间、Gn使用量、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 ET)数、取卵数、优质胚胎数;检测三组子宫动脉和子宫内膜及内膜下搏动指数(PI)、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脐动脉血流阻抗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 S/D),并检测子宫内膜厚度;检测三组雌二醇(estradiol, 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水平;记录三组受精率、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植入率、流产率。结果 三组Gn使用量比较,A组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孕妇肝功能异常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123例(占同期住院妊娠孕妇的2.45%)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病人的病因及预后情况。结果123例由妊娠相关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56例(占45.53%),非妊娠特异因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45例(占36.59%),另22例孕妇(17.89%)肝功能异常无特定的原因。123例肝功能异常孕妇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妊娠剧吐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1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2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乙型肝炎(HB)3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脂肪性肝炎3例,甲、丙、戊型肝炎各1例,药物性肝炎1例。与妊娠相关的肝功能异常发生在孕中期(26.02%)和孕晚期(64.23%)相对多于孕早期(9.76%)。孕早期以妊娠剧吐为主。孕中、晚期以病毒性肝炎(HV)、ICP和PIH为多见。这部分病人的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引起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这些合并症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妊娠及分娩时母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黏蛋白抗原(mucin antigen,MUC)4、5AC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46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MUC4、5AC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MUC4和MUC5AC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UC4在4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40%、82.5%,MUC5AC在4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40%、15%。结论 MUC4蛋白表达上调或MUC5AC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