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诱导鼠神经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小鼠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同种异体异基因坐骨神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自供体小鼠C57BL/6的脾细胞中提取MHC抗原注人受体鼠Balb/c小鼠胸腺内,于2周后移植供体鼠坐骨神经。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胸腺内注射组)、B组(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冷冻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异体神经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于3周后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免疫学检测。结果A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8.23m/s)与D组(36.39m/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电镜、免疫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迟发性超敏反应)检测结果均证实B组分别优于A组、D组和C组。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MHC抗原可诱导大鼠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
4.
慢性伤口的愈合一直是临床护理中较棘手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伤口不能一期愈合而转为慢性伤口的发生率也较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影响病房床位的周转,同时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及患者的医疗费用。传统治疗慢性伤口的弊端较多,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一种新型敷料—康惠尔系列治疗慢性伤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0年3月~2000年3月收治的136例肾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36例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为肾癌,Ⅰ+Ⅱ期,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47.1%(57/121)和6.7%(1/1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早期诊断的方法并及时、正确治疗可提高肾癌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社区卫生上门服务的病种及发病规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对慢性病康复促进、家庭长期负责式照顾方式,提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方法309例随机上门服务的病人对其病种、发病的规律及特征做出分析。结果心、脑、肺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心脏血管疾病发病率为51.77%,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为18.77%。结论社区全科医师要提高心、脑、肺疾病诊疗技术水平,不断促进对慢性病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期离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防范效果。方法 :成立多学科小组,对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术后1天离床活动与训练,比较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施早期离床活动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便秘、假体脱位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DVT、便秘的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5天、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离床活动,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20%~50%{1}。选择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46例早期DN患者.给予丁咯地尔联合辛伐他汀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治疗只适合早期病变。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栓塞术取得较满意疗效。我们应用新型栓塞剂海藻酸钠微球(KMG)选择性的介入治疗恶性肿瘤,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持续的高血糖水平,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加剧,促使血小板聚集。201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cetyl salicylic acid,ASA)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