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辅助烧伤患者上、下肢功能训练,疼痛管理,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该技术在我国烧伤中心推广的困难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孙林利  朱旭红  刘丽红  孟美芬 《吉林医学》2013,34(23):4824-4825
目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减压术术后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详细了解,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5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减压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3例,未能坚持治疗2例,死亡3例,治愈率为91.4%。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痂切开减压术后的护理要点在于:对肢端血液循环、皮温、术区渗血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尽最大努力加强休克期护理,对术后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护理教育的现状,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对颜面部烧伤患者歧视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颜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的歧视感评分和精简烧伤健康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歧视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歧视感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康复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颜面部烧伤患者受歧视的感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干预时间越久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新医改背景下三级医院护理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主要包括护理需求的转变、护患矛盾的加剧、工作压力的加大等。认为加强培养、开展延伸线护理、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有助于帮助护理人员应对以上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分类、压力性损伤的特殊人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的共同措施、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方面对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进行解读,旨在让临床护理人员了解国际压力性损伤的新进展,从而提高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8.
综述了知识转化定义、分类、理论框架以及目前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旨在鼓励我国护理人员将循证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并为其提供理论框架、转化思路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老年烧伤患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由于老年人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伤前可能存在多种疾病,伤后并发症多[2],使得老年烧伤患者病程延长,这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难度,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伴随21世纪临床医学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我科于2010年1月开始对老年烧伤患者采取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辅助烧伤患者上、下肢功能训练,疼痛管理,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并分析该技术在我国烧伤中心推广的困难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