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科自1991年1月~1995年7月收治168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手术治疗61例,住院死亡率为14.75%,本文对6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AP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168例AP患者中手术61例,男30例,女31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43.7岁。 1.1 病因:胆源性42例,酒精性8例,高脂饮食1例,不明原因10例。  相似文献   
2.
常温下肝门阻断对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下肝门阻断对术后肝功能的影响孙杨忠,王本忠(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合肥230022)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5年4月,对4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施行常温下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术,现就常温下肝门阻断时间及不同肝门阻断方式对术后肝功能的影响进行...  相似文献   
3.
随访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囊切除术后130例,手术前后均有B超测定胆管直径52例。术前胆总管直径平均5.69mm,术后增加1~3mm,平均增加1.25mm。71.15%增加1mm,7.69%增加2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这种变化术后1~3年最明显,与术后存在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4.
诊断困难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腹部闭合性损伤同时有严重的内脏损伤,如果伴有腹腔实质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可因大出血而导致死亡;空腔脏器受损伤破裂时,可因发生严重的腹腔感染而威胁生命。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严重胃肠道创伤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运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28例严重胃肠道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治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结论临床实践中病情严重复杂的胃肠道创伤须采用控制损伤处理,其成功的关健在于适应证选择恰当并及早实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机械挤压伤等频频出现,腹部外伤中结肠损伤尤其是外伤性结肠破裂在外科急诊中已不少见。外伤性结肠破裂在临床处理上存在难度,并发症多。急诊如何妥善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临床外科医生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就朝阳医院西院区1996至2006年收治的50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合肥230022)孙杨忠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230011)杨蓓我院1993年~1997年外科手术治疗13例肝血管瘤,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患者,男5例,女8例,男:女=1:1.6;年龄1...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指征及手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应用消化道吻合器治疗23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我们认为直肠癌低位手术保肛的指征是:①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超过5cm;②早期直肠癌局限于肠壁内,其直径小于3cm;③进展期癌侵犯肠壁周径小于1/2,未侵肠壁浆膜层以及累及其周围组织、器官;④乳头状腺瘤恶变,或分化度为Ⅰ~Ⅱ级腺癌。手术要完全依从肿瘤根治、淋巴结清扫的规范,下切缘在肿瘤下方2~3cm,上切缘在乙状结肠的中上段,淋巴结清扫包括乙状结肠、直肠系膜区域的淋巴结及两侧闭孔淋巴结,方可大大改善预后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983~1992年作者共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GPL)130例。病灶多发者占56.92%(74/130),单发43.18%;良性96.93%(126/130),恶性3.07%(4/130)。有并(伴)发病者48例(36.92%)。胆囊切除术后随访症状消失者占40.20%(39/97),改善30.93%(30/97)。作者对GPL的病理类型、并(伴)发病临床症状与手术指证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病变单发、直径>10mm、年龄>60岁者恶性可能大,为绝对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大鼠的胆总管直径、压力变化及血清胆红素代谢的规律。方法 利用 Wistar大鼠结扎胆总管致阻塞性黄疸的模型 ,动态观察结扎胆总管后 0、1、3、5、7、14、2 1天 ,分别测量胆总管直径、压力及血清胆红素的数值 ,并且作出胆总管直径、压力、血清胆红素变化的曲线。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 ,大鼠的胆总管直径及压力随之增加 ,并且至胆总管结扎术后第 7天时 ,胆总管的直径和压力均达到最高峰 ,其数值分别为 6.1± 0 .1mm及 15 .1±0 .2 cm H2 O,并且进入高峰平台期 ,再随着阻塞性黄疸的时间延长 ,胆总管直径、压力不再随之增加 ;血清胆红素的数值在结扎胆总管术后第 1~ 3天呈急剧上升趋势 ,至术后第 3天达到高峰 ,其数值为 10 6.7± 11.2 um ol/l) ,术后第 5~ 7天呈急剧下降趋势 ,到术后第 7天血清胆红素数值为 11.8± 2 .5 umol/l,术后第 7~ 2 1天血清胆红素数值呈平缓下降 ,至术后第 2 1天时 ,血清胆红素数值仅为 1.2± 0 .3 2 um ol/l。第 2 1天后未再做进一步测量 ,全组动物无死亡。结论  Wistar大鼠在通过结扎胆总管造成阻塞性黄疸时 ,其血清胆红素变化的规律与人类不同 ,故在进行阻塞性黄疸模型试验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