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序贯通气对于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ICU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由于急性胰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序贯通气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序贯通气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机械通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6h及拔管时PaO2、PaCO2、pH值以及无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为(2.34±1.24)d,少于机械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5.21±2.32)d,t=3.230,P<0.05];②序贯通气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为(4.38±2.15)d,与机械通气组总机械通气时间[(4.25±2.3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30,P>0.05);③序贯通气组于治疗后16hpH平均值恢复正常,PaO2高于机械通气组(t=3.440,P<0.05),PaCO2亦高于机械通气组(t=5.125,P<0.05);④序贯通气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3%,低于机械通气组(16.7%,x2=15.644,P<0.05);⑤序贯通气组治愈率(86.1%)高于机械通气组(75.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机械通气组.结论 使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动脉血气水平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要点之一是癌胚抗原(CEA)超过10~15μg/L,-般认为胸腔积液CEA/血清CEA比值(T/S)>1常提示为恶性胸腔积[1].金萍等[2]研究结果提示,T/S比值>2提示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高危行业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虽然工作人员应尽可能严格控制操作流程,但仍有因各种原因而发生事故的可能。一旦发生事故,为了挽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及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9例确诊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病人进行分析,探讨PAP的早期诊断体会.方法 对9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BALF)病理检查证实的PA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仔细观察BALF治疗前后PAP病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性变化.结果 9例病人均有进行性加重的活动性呼吸困难,高分辨率CT检查示双肺弥漫分布毛玻璃样淡薄影,有地图样表现,小叶间隔增厚,呈斑片状影,有碎石路样表现.结论 进行性加重的活动性呼吸困难、慢性呼吸衰竭、比较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BALF的PAS阳性染色是早期诊断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内膜结核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特点,X线征象,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主要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大部分患者血沉增快,结核菌素阳性率较高,但是菌阳性率低,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有充血,水肿,粘膜增厚,粗糙,管腔狭窄,阻塞,内芽肿形成等,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以中,下叶较多见,误诊率高,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活检是主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87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效应。方法:以U6为内参,采用茎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32例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miR-187的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miR-187模拟物(mimics)上调A549肺癌细胞内miR-187表达水平,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miR-187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t=5.236,P<0.001)。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miR-187的表达与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采用miR-187 mimics上调A549肺癌细胞内miR-187表达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结论:miR-187在肺癌组织中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医食疗在内科病证中治疗的意义孙德彬一、中医食疗的渊源我国古代食物疗法历史渊源流长。在记述周代礼制的《周礼》一书中,曾记录了当时的医事制度,医学共分四科。其中食医是掌管王室贵族饮食卫生的医生。可见饮食与医疗的关系,当时已高度重视。现在最早的医学理论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腔积液注射高聚金葡素的疗效。方法: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正规抗结核同时抽胸水,2次/周,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针2000U。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同时抽胸水,2次/周。结果:经10~19d治疗,治疗组患者胸水吸收较快,胸水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对症治疗能缓解,是有效、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D-1/PD-L1途径在肺癌中表达情况及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就诊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顺铂治疗组(B组)、吉西他滨治疗组(C组)和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组(D)组,每组20例,收集各组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再以1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E组)的手术切除组织作参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选择10例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员(F组)外周血为空白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D、F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D-L1+ 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B、C、D、F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4、IL-10的含量.结果 E组PD-1、PD-L1未见表达,A组PD-1、PD-L1的表达较E组上调(P<0.01),B、C、D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B、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F组均可检测到PD-L1+ 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但B、C、D组中PD-L1+ CD68+巨噬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F组(P<0.01).B组和C组均可降低PD-L1+ CD68+巨噬细胞的比例(P<0.05),而D组PD-L1+ CD68+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下调(P<0.01).B、C、D组治疗前外周血血清中IL-2和IL-4含量较F组低(P<0.01),IL-10含量较F组高(P<0.01),治疗后B、C、D组外周血血清中IL-2和IL-4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P<0.05),IL-10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 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可下调肺癌组织中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降低PD-L1+ 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恢复PD-L1对IL-2、IL-4,IL-10所产生的影响,较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出现于初诊前或治疗中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80例未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卡氏评分≥70分,按初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初诊有淋巴结转移40例,归为同步淋巴结转移组,中位年龄50岁;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淋巴结转移40例,归为非同步淋巴结转移组,中位年龄55岁。两组患者皆行序贯放化疗,放疗范围包括病灶、纵隔及出现转移的颈部淋巴结区,总剂量Dt5000~6400cGy(中位剂量6000cGy),常规分割,预防性照射病侧锁骨上淋巴结区,单侧锁骨上淋巴结区转移者预防性照射对侧锁骨上淋巴结区。化疗方案采用NP和(或)TP方案。放疗后均继续化疗直至完成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结果同步淋巴结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3月,非同步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6月(P=0.020)。非同步组出现淋巴结转移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7月(P〈0.01)。结论对于未手术的NSCLC患者来说,发生淋巴结转移,从出现淋巴结转移至死亡的生存时间同步较非同步者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