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21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000将MiR-21 inhibitor和MiR-21 inhibitor阴性对照转染至胰腺癌细胞ASPC-1,qRT-PCR检测转染效果,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目的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稳定下调MiR-21的胰腺癌细胞亚系ASPC-1-MiR-2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iR-21表达量明显下调,抑制MiR-21表达后ASPC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抑制MiR-21能明显增强PTEN蛋白和减低p-AKT蛋白表达水平,对AKT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抑制MiR-21表达可能通过调控PTEN/AKT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AS-PC-1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iR-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及Toll样受体(TLR)/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免疫通路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系SMMC-7721,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细胞miR-144基因表达差异,将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组、miR-144 NC组、miR-144 mimics组,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qRT-PCR法检测转染后各组miR-144基因表达情况,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各组SMMC-7721细胞存活情况,通过Transwell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侵袭情况,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TLR/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观察添加40 μmol/L MyD88抑制剂TJ-M2010-2组对SMMC-7721细胞TLR/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SMMC-7721组miR-14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miR-144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CCK-8实验显示,与对照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转染48、72、96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侵袭细胞数、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miR-144 NC组相比,miR-144 mimics组、TJ-M2010-2组Toll样受体4(TLR4)、MyD88、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144 mimics组与TJ-M2010-2组TLR4、MyD88、p-NF-κB/NF-κB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44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TLR/MyD88通路转导降低SMMC-7721细胞存活、抑制SMMC-7721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OCS1在肝癌进展过程中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和Western bolt检测人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SOCS1的表达.构建SOCS1过表达及干扰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MTT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性变化.qRT-PCR检测J...  相似文献   
4.
吻合器械在现代胃肠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消化道吻合器从60年代开始逐渐被国内外胃肠外科医生所接受,吻合器的问世为外科手术提供了新的方法,符合现代外科微创、快捷、安全、简便的发展方向,已广泛应用于胃十二指肠、胃空肠、食管胃、食管空肠、结直肠等各种消化道重建的手术中,甚至还被用于门奇静脉断流、先天性巨结肠、痔疮(PPH)、胆囊空肠、胆管空肠吻合等手术中.目前吻合器在中国的应用也日趋广泛.而正确合理的使用吻合器是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为了提高吻合器的应用水平,本文就胃肠吻合器的应用经验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总结DaVinci机器人辅助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的经验。方法:回顾2015年11月—2018年1月18例行RPD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50±30)min,术中出血量为(525±125)mL,术中均无输血;1例(5.6%)中转开腹;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0±1.0)d,术后住院时间(16±4)d;术后出现并发症者7例,其中4例(22.2%)术后并发胰瘘(均为B级胰瘘)、胆瘘1例、腹腔内出血2例;无再次手术,术后病死率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胰腺高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导管腺癌1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3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十二指肠高分化腺癌2例、十二指肠绒毛管状腺瘤2例、胆总管下段中低分化腺癌1例、胆总管下段高分化腺癌2例、胰腺慢性炎症1例。9例恶性肿瘤中8例完成R_0切除,1例R1切除;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4)枚。结论:RPD安全可行,并未明显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同时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a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大家系的临床特点,报告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方法调查一个HNPCC大家系,记录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诊断年龄,是否具有同时和(或)异时结直肠癌及结肠外癌,肿瘤的组织病理特点等。抽取家族成员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该家系符合阿姆斯特丹Ⅰ标准,4代31人中17例患者共诊断21例次恶性肿瘤。12例(70.6%)患者患有直肠癌,且发病年龄早(平均42.9岁),右半结肠癌多见。基因检测发现一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MSH2基因的新突变。该突变位于MSH2基因的第7外显子中,由于4个核苷酸(CCGA)的重复导致移码突变,形成截短蛋白。结论HNPCC患者是恶性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的高发人群。新的MSH2基因突变(MSH2:C.1215-1218dupCCGA)导致该家系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感染坏死(IPN)是临床中比较棘手的情况。进阶式微创引流或清创策略已被广泛认可,但刻板地执行进阶式策略并不能使所有患者受益,对于部分患者,在进阶式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跳跃”,直接进行开放清创更能提供救治机会。本文对5例SAP合并IPN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进阶式和跳跃式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SAP合并IPN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7~54岁,平均(45.2±6.06)岁;住院时间22~108 d,平均(68±38.03)d。1例患者经进阶式策略治疗成功,2例患者采用进阶式策略治疗效果较差,最终家属放弃治疗,2例患者在进阶式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跳跃式策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SAP合并IPN的治疗应注重个体化,力求“一人一策”。进阶式策略可使大部分患者康复,但对于患者出现爆发性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腹腔内存在广泛脓腔时,切勿刻板执行进阶式策略,在充分评估后选择跳跃式策略更能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罕见胰腺炎,发病率约10.1/10万,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但部分局灶性AIP与胰腺癌较难鉴别,也存在误诊为胰腺癌而采取手术治疗的情况。目前,AIP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相关研究仍然缺乏。本文报告本中心近期收治的2例1型AIP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2例1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决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头部占位,难以区分炎症及肿瘤。患者1血IgG4显著升高,伴有胰腺外器官受累的表现,诊断为1型AIP,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患者2相对不典型,无血IgG4和胰外器官受累等表现,超声内镜穿刺病理回报慢性炎症,为进一步诊治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可见胰头明显肿大,质地硬,与周围粘连紧密。术后病理呈典型的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LPSP),诊断为1型AIP,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 对于胰腺占位可疑胰腺恶性肿瘤的患者,要时刻考虑到AIP的可能,完善免疫标志物等检查。典型病例一般诊断不难,而不典型病例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后才能最终诊断,对于中老年男性、肿瘤标志物正常或轻度升高、穿刺病理阴性的患者,良性占位的可能性大,应密切关注术后病理,如诊断为AIP,需告知患者尽早接受规范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腔内外联合断流术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的疗效及其对门静脉压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7例食管曲张静脉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联合断流术组(82例)和内镜下套扎术组(85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门静脉压力、血流动力学。结果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穿静脉显示率明显低于术前,明显低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术后,而EVL术后下降不明显;两组患者术后食管曲张静脉分级与术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食管周围曲张静脉与术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明显好于EVL术后。两种治疗方式均无患者死亡,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腹内出血、门静脉血栓和肝功能衰竭,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访3年,联合断流术组复发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均低于内镜下套扎术组。术后两组患者门静脉压力、最大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流量较术前均显著下降,而且联合断流术组下降幅度大于内镜下套扎术组。结论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比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能更好地治疗食管曲张静脉,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术18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8例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6例(其中胃癌D2根治术6例胃十二指溃疡9例、胃多发息肉1例),中转2例开腹(其中1例胃癌晚期肿块大于6 cm,1例术中钛夹滑脱大出血),无手术死亡.术中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5.88%(1/17).平均手术时间(285±30)min,平均出血量(130±50)mL.平均术后住院日(11±4)d,术后吻合口输出襻梗阻1例、发生率6.25%(1/16).全组16例随访1~9月,其中1例发生Trocar穿刺孔肿瘤种植并腹腔内广泛转移.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