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置入式心脏电治疗装置,如心脏起搏器、除颤复律器、心力衰竭治疗装置等在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光动力学疗法(PDT),强脉冲光(IPL)和红蓝光(LED)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DT治疗组,IPL治疗组和LED红蓝光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期(治疗1个月)和末次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中期评价时,PDT、IPL、LED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和36.7%,平均皮损减少率分别为90.4%、69.0%和39.8%。要达到炎症性皮损痊愈,PDT组平均需要(3±1.52)个治疗周期,IPL组(6±2.15)个治疗周期,LED组(9±3.34)个治疗周期。结论:光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PDT组疗法效果优于IPL和LED组,副作用少,有很好应用前景,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经表面活化处理各向同性碳(LTIA碳)生物电极材料电性能模拟实验的继续。通过两种起搏电极电性能动物对照实验研究了LTIA碳心内膜起搏电极作为刺激电极时的慢性起搏阈值,以及作为感知电极时对R波的衰减和波形畸变、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表明LTIA碳电极具有较好的感知性能,较低的慢性阈值上升,以及非极化特性,可在活体组织内长期埋置。  相似文献   
4.
脉博血氧仪的研制和定标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由8098单片机实现的,可用于边疆是伤地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仪器。不仅给出了仪器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并对脉博血氧仪的定标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字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制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可实时地对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心率进行连续无创地监测。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模拟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处理方法,主要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完成一系列工作,使系统结构数字化,结果 经实验测试证明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抗干扰性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等特点。结论 该设计方案可行,它为脉搏血氧仪系统的数字化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引言微电子学的迅速发展,已可以设计和生产成这样的起搏器电路,它以种治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该电路装入一个适当大小的可植入装置内,具有以满足患者生存希望的工作寿命。近几年来,这种进展也使新的电极概念得到了发展,对电极的长期阈值特性加以改进,会延长植入装置的工作寿命。在其寿命将终止期间;降低阈值对安全容限尤为重要。理想的刺激电极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1)能量阈值低,以便节约能虽和防止过分的电极反应而引起的干扰,因为这种干扰会影响无关电极控制电路的正常工作。 (2)所感知的腔内心电信号应包括腔内ECG的所有频谱,以提供最佳的信噪比来区别于其它的心电信号(如PVC、逆传导、扑动和纤颤)。 (3)此外,在电路的设计中必须考虑抑制EMI(电磁干扰)和肌电。  相似文献   
7.
心脏起搏电极导线电性能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心脏起搏电极的电性能和病理形态学变化,以供临床应用时参考。方法将一对电极导线植入犬的右室心尖部后,定期测量电极的电参数和心功能,3个月后处死犬,进行形态和光镜病理检查。结果碳电极的起搏阈值和感知等电性能优于Elgiloy电极,且其组织反应小;两根电极导线植入后对心功能和三尖瓣关闭无明显影响;电极头与心肌组织间可见包绕性纤维团块,以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为主,伴少许浆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电极导线与腱索和三尖瓣环形成粘连。结论良好电性能的电极刺激阈值低,感知功能好,局部组织反应轻,有利于保护心功能;由于电极头与心肌间形成纤维包绕团块,故电极如需拔除,需应用专门器械  相似文献   
8.
植入式除颤器(ICD)自1980年首次应用于临床后,已经成为用于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减少患者死亡率的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如何正确对心律失常进行分类识别、避免引发不适当电击仍然是植入式除颤器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腔内心电图来识别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有:心率阈值、突发性、稳定性、形态学分析及时频分析,人工神经网络以及协方差分析等。其中节律检测识别算法和波形相关性分析是ICD中常用的检测方法,也是其他检测方法的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DSP芯片作为处理器的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也有望在今后的ICD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表面活化处理的各向同性碳生物电极材料的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年来,作者和兰州碳素厂研究所合作研制了一种新型生物电板材料——经表面活化处理的各向同性碳生物电极材料(The surface activated LTI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简称LTIA碳生物电极材料)。文中给出了LTIA材料的极化阻抗、噪音、漂移等主要电性能指标。作为比较,也同时给出了Ag-AgCl、Pt-Ir、Elgiloy等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的测试指标。测量结果表明,LTIA碳生物电极构料具有极小的极化阻抗,和Ag-AgCl类似的低噪音和低漂移特性。  相似文献   
10.
脉搏血氧仪的定标与校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要地论述了脉博血氧仪定标及校验方法的特点、意义以及国内外的进展状况,并就如何建立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控制灵活的脉搏血氧仿真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