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栓塞治疗25例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小于3.0mm)的手术方式及效果。均在全麻下行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血管造影:16例单纯弹簧圈栓塞中14例100%填塞,2例95%填塞;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中4例100%填塞,2例95%填塞。3例单纯支架覆盖瘤颈造影剂滞留加重。结果:单纯弹簧圈栓塞中10例复查,8例100%填塞,2例50%填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复查,全部100%填塞。2例单纯支架覆盖瘤颈复查动脉瘤均不显影。结论:对颅内微小动脉瘤采取单纯使用弹簧圈或结合颅内支架栓塞是较好的治疗方法,治疗关键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微导管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6年10月一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CT证实并行全脑血管造影的PNSH26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意识丧失,无神经定位体征,Hunt—Hess分级Ⅰ~Ⅱ级,CT上出血部位在中脑周围的脑池,DSA检查均为阴性。采用对症治疗,未发生再出血、脑积水、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结论PNSH临床表现平稳、恢复快、预后良好、并发症少。正确认识PNSH,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重复脑血管造影,但首次诊断需行脑血管造影排除动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静脉囊制作窄颈侧壁型动脉瘤模型。方法 在兔颈总动脉采用外翻去角连续缝合法端侧吻合颈总静脉静脉囊。结果 吻合术后7~10d,20枚动脉瘤模型经DSA证实窄颈动脉瘤,形成率为95%。结论 外翻去角连续缝合法是制作窄颈动脉瘤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制白芨液态栓塞剂栓塞兔动脉瘤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白芨液态栓塞剂对兔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效果.方法从白芨中提取液态栓塞剂,对19侧兔颈总动脉动脉瘤模型进行栓塞实验.结果DSA示模型动脉瘤栓塞中未发生栓塞剂外溢及黏管现象.栓塞后3周,病理显示瘤颈口出现内皮细胞生长.结论自制的白芨液态栓塞剂栓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炎症或免疫反应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作者在显微外科手术中收集了 2 5例病人的动脉瘤组织 (前交通动脉 10例、大脑中动脉 9例、颈内动脉 5例、基底动脉 1例 ) ,其中 2 3例为未破裂动脉瘤 ,2例为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 ( 9 2± 4 9)mm。另从死亡 2 4小时内的尸检中收集 11例基底动脉组织作为对照组 ,两组间无年龄、性别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组织中的补体 (C3c、C9)、免疫球蛋白 (IgG、IgM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 (CD68)、T淋巴细胞 (CD3)和B淋巴细胞 (CD2 0 )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外伤性颅内血肿64例再次开颅手术的病例,占同期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的5%。鉴于再次手术死亡率达20.76%,强调在脑挫裂伤手术过程中的正确处理及术后严密观察的重要性。分析了首次开颅术后血肿再形成的原因,探讨减少再次开颅手术死亡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 ,但是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罕见 ,国内尚未见报道。文章就国外文献报道的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综述了其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血液动力学、治疗特点及与硬膜动静脉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血运重建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MMD)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4例MMD患者分别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合术(EDAS),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EDAMS),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儿童5侧半球:EDAS 4侧,1年后复查,A级1侧,B级2侧,C级1侧;STA-MCA 1侧,术后3个月复查,B级。成人14侧半球:EDAS 2侧,术后12个月复查,均为C级;EDAMS 4侧,术后8~18个月复查,B级2侧,C级2侧;STA-MCA 8侧,术后3~12个月复查,A级7侧,B级1侧。12例患者症状好转,2例加重。结论:EDAS对儿童MMD患者治疗较为有效。成人MMD的治疗以直接血管吻合STA-MCA效果最佳,间接血管重建效果较差,但EDAMS优于EDAS。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滤网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使用滤网做为脑保护装置,全身肝素化下置入自膨支架治疗颈动脉分叉部狭窄,88例(829%)采用预扩,6例(5.6%)采用后扩,13例(12.1%)未行球囊预/后扩。结果90例患者共置入107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18例(17.1%)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颈动脉彩超复查,未发现病变血管再狭窄。结论滤网保护下颈动脉支架置入结合球囊预扩治疗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颈动脉分叉部狭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室出血致昏迷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139例患者使用随机数生成软件分为研究组(肠内营养混悬液组,67例)和对照组(普通全营养匀浆制品组,72例),入院6~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每天摄入肠内营养制剂总量1 000 ml(4 186.8 kJ),辅以流质食物加餐.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感染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意识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发病第3周的血清白蛋白(32.1±3.3)g/L、总蛋白(62.2±3.2) g/L、血红蛋白(125.5±5.7)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5±2.3) g/L、(56.9±2.7) g/L和(120.7±6.4) g/L (P=0.041,P=0.039,P=0.027),研究组格拉斯哥评分在2周后为(13.1±1.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0±2.3)分(P =0.037),研究组中发生院内感染人数17.9% (12/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 (21/72) (P=0.021);2周研究组血常规异常比例31.3% (21/67)及连续发热超7d的比例37.3% (25/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8% (28/72)和41.7% (30/72)(P=0.042,P=0.047),两组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5).结论 自发性脑室出血造成脑功能损害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