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经验,探讨其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慢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1.4岁,病程17.1个月。均因反复发作上腹痛入院。B超、CT或MRCP显示存在胰腺钙化2例,胰管扩张4例,胰管结石4例,胰腺假性囊肿5例。6例1期患儿予保守治疗;6例2期患儿予手术治疗,其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胰体尾、脾切除术2例,腹腔引流术1例。结果 6例保守治疗患儿症状完全缓解后出院。6例手术治疗患儿中,除1例胰头部结石嵌顿未能取尽外,其余均恢复良好。12例患儿均获得6个月至5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年,其中3例复发腹痛,其余无临床症状。结论小儿慢性胰腺炎多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合并胰管结石者首选胰管切开取石、大口径胰管空肠吻合术,可有效缓解疼痛,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徐兵  孙传成  佘溪洋 《当代医师》2013,(11):1462-1465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12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肛改良Soave术95例,经肛改良Swenson术31例。结果除早期经肛Soave术中7例(5.6%)二期手术外,余均一期完成手术(94.4%)。辅助腹部小切口5例,腹腔镜12例。术后并发症35例,其发生率为27.8%,其中肛周糜烂15例,小肠结肠炎9例,吻合口狭窄5例,污粪2例,再手术4例,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获随访1—10(中位数2)年,痊愈96例(93.2%),好转5例(4.9%),无效2例(1.9%),两种术式不同类型的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临床疗效好,各有其优点,均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经肛Swenson术较经肛Soave术操作更简单方便,术后不需扩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71年1月至2008年12月31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手术临床资料,其中男186例,女130例。年龄〈6个月186例(58.9%)。病程〉3d247例(78.2%)。阵发性哭闹或腹痛306例(96.8%),呕吐277例(87.7%)。回结型112例(35.4%),回回结型118例(37.3%)。并发肠坏死116例(36.7%)。手术单纯复位200例(63.3%),行肠切除等术式116例(36.7%)。结果1例阑尾脓肿误诊为肠套叠,3例进腹后肠套叠已复位,因术后并发症再手术8例。治愈307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7例。结论急性肠套叠目前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愈,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术式的选择要依患儿病变和耐受情况而定,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经肛Swenson改良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结肠套叠翻出切除术(经肛Swenson改良术)的临床体会.方法:本组15例,年龄38 d~3岁,其中短段型4例,普通型8例,长段型3例.患儿截石位,经肛门插入卵圆钳,钳夹乙状结肠前壁翻出肛门外,在腹膜返折上横断结肠.分别游离近、远端肠管,直肠后壁沿中线切开至齿线上约0.5~1.0 cm.前壁保留距齿线上约3~5 cm,切除病变肠管,在肛门外行前高后低的椭圆形吻合.结果:全部患儿经肛门Ⅰ期完成手术,1例辅助腹部小切口操作.切除肠管18~33 cm.术后平均6.2 d出院.每月门诊随访,初期大便3~12次/d,3个月内恢复正常.术后未行扩肛.无污粪、便秘复发.结论:经肛Swenson术是经肛Soave术和经腹Swenson改良术两者的有机结合,即有前者不开腹、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又有后者病变切除彻底、斜口吻合、术后不需扩肛等特点,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5.
孙传成  王亮  苏义林  徐兵  汪芹 《安徽医学》2020,41(9):1074-107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手术对策。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 183例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复发,观察18例复发患儿初次手术时斜疝的位置及类型,疝环直径,术后平均复发时间,再次手术时疝气位置及类型,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分析此18例患儿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结果 18例患儿术后复发,复发率为0.8%。术后复发原因:疝囊未做到确切高位结扎,疝环直径偏大,疝囊结扎线脱落,术后腹内压过大(如术后哭闹、剧烈运动等)。再手术患儿中15例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2例另行脐正中襞修补术,1例另行外环口缝合缩窄术。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对于部分疝环偏大患儿,可另行脐正中襞修补术及外环口缝合缩窄术,术后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成  徐兵 《安徽医学》2011,32(1):41-4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扩张症(CB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6例14岁以下CBD患儿一般资料、诊断依据、扩张胆管类型和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者占46.4%;男女比为1∶2.5;具有"三联症"者约占21.4%,具有"四大症状"者约占12.5%;经B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CT等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9%、96.4%和81.8%,全部患儿行手术治疗,除1例因术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死亡,其余55例痊愈。结论 B超、MRCP是诊断CBD的常规检查手段,小儿重症胆总管囊肿先行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置管外引流术是一种较好的临时措施,扩张胆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CBD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脐肠瘘及并发肠脱垂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1985~2009年收治的10例新生儿脐肠瘘(其中2例并发小肠脱垂)的临床资料,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取右侧脐旁直切口,2例取脐下弧形切口,1例绕脐作梭形切口.结果 9例痊愈,1例术后第8天窒息死亡.结论 先天性脐肠瘘临床罕见,早期容易误诊,发生并发症后果严重,一旦诊断明确,及时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1971年1月至2008年12月31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手术临床资料,其中男186例,女130例.年龄<6个月186例(58.9%).病程>3 d247例(78.2%).阵发性哭闹或腹痛306例(96.8%),呕吐277例(87.7%).回结型112例(35.4%),回回结型118例(37.3%).并发肠坏死116例(36.7%).手术单纯复位200例(63.3%).行肠切除等术式1 16例(36.7%).结果 1例阑尾脓肿误诊为肠套叠,3例进腹后肠套叠已复位,因术后并发症再手术8例.治愈307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7例.结论 急性肠套叠目前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愈,手术应严格掌握指征,术式的选择要依患儿病变和耐受情况而定,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可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肌层部分切除术(Lynn术)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小儿便秘行Lynn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恢复顺利。15例获随访1~8年,平均3.5年。12例痊愈,大便能自解;2例好转,偶需辅助排便;1例无效,便秘无改善。结论小儿便秘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一部分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Lynn术方法简单,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孙传成  苏义林  汪芹 《安徽医药》2016,37(10):1273-127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高位肛门闭锁患儿45例,23例行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LAARP),22例行后矢状路肛门成形术(PSARP),比较两种肛门成形术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 LAARP与PSARP比较,出血量[(12.1±3.6)mL vs(16.1±2.6)mL,t=-4.25,P<0.05)]、住院时间[(10.2±2.7)d vs(15.2±1.9)d,t=-7.1,P<0.05)]降低,肛门括约肌功能[(1.5±0.5)分vs(1.1±0.4)分,t=2.94,P=0.005)]改善;而手术时间及术后大便失禁、直肠积粪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位肛门闭锁患儿LAARP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较好,且住院时间、出血量较PSARP明显降低,LAARP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