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时,ICU护士与病人家属的沟通技巧。方法:护士采用温馨沟通流程与病人家属进行亲情沟通,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医患矛盾无继续恶化,病人及家属对ICU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为100%。结论:温馨沟通流程和亲情沟通技巧能促进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理解,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容易变症,工作环节多,管道多,交接内容多,交接班中经常存在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不到位、交接班漏项、重点不突出、特殊嘱托漏交班、家属不满意事项漏交班等情况.为此,我院ICU从2015年7月起,在我院移动护理系统平台设计“南平市第一医院护理治疗卡”,护士接班前先看“护理治疗卡”,再对病人进行床旁交接班,使护士更好地掌握病人的病情和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因交班不到位造成的护理缺陷,提高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白血病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以期为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测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0月,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自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从中提炼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结合课题组讨论,对来自天津、河北、武汉、山东、贵州的11名临床护理及管理专家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结果确定了由"环境与安全"、"专业技能与责任心"、"生活照护"、"关怀与支持"、"尊重与隐私保护"、"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综合评价"等9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结论构建了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为真实了解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ICU重症患者常常因为病情需要院内转运.研究显示,43.5%的ICU患者需要外出检查或特殊治疗,其中45%的患者需要转运2次以上,半数以上到放射科做CT检查,其次分别为到手术室手术、导管室造影、放射科MRI检查等[1].由于重症患者肌力差,要将重症患者从病床移到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普通转运车,常需要4~5名人员,很多医护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约束装置在桡动脉置管行有创血压监测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留置桡动脉置管行有创血压监测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监护室(ICU)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约束带约束,试验组病人使用改良约束装置。比较两组病人桡动脉置管穿刺点渗血、肢体末梢肿胀、阻塞、移位、滑脱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桡动脉置管穿刺点渗血、肢体末梢肿胀、阻塞、移位、滑脱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约束装置能有效减少危重病人桡动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约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难治不愈的Ⅲ期以上的褥疮常导致患者全身感染或器官衰竭,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应用吹氧与监控管理的方法,对压疮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8年12月~1999年12月共收治病毒性肝炎100例,其中男73例,女27例;工人61例,学生21例,干部14例,农民4例;乙肝73例,丙肝4例,乙肝、甲肝混合感染6例,未分型17例;其中急性肝炎27例,慢性肝炎70例,亚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3例。年龄13~70岁,平均34.6岁。  相似文献   
8.
<正>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运动的可行性、安全性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证实[1]。对危重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可以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2]。危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主要包括床边坐椅、床边站立、锻炼行走[3],但由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管道多、肌力差,因此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危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常使用的是床旁轮椅坐位。传统床旁轮椅坐位使用普通轮椅,  相似文献   
9.
<正>身份识别是维护患者安全并降低医疗错误最首要的步骤,正确的身份识别流程能有效防范人为差错,维护患者安全[1]。身份识别工具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是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使用可有效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2]。从2003年,美国联合委员会将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列为国家患者安全的首要目标[3]。目前,我院急诊科监护室患者身份信息卡直接粘贴在患者上衣处,常常存在身份信息卡掉落、丢失现象,导致患者没有佩戴身份识别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保"3.23"恶性杀人事件的5例胸部刀刺伤伤员住院期间,病房管理能安全、有序进行。方法:收治5例胸部刀刺伤伤员前后在病房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现有病人、腾出病床、做好病房和病床消毒、备好小儿呼吸机等一切抢救物品、安排专人护理小组、做好院感防控、建立ICU专科护理查房和会诊制度、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结果:5例伤员病情稳定,顺利转出ICU病房。结论: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