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杏叶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265例冠心病患者服用银杏叶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浓度的改变,旨在探讨银杏叶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斑块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 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在原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服银杏叶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 水平的变化。 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总体高于正常人,经银杏叶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均不有同程度的降低。 结论 银杏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钒酸盐氧化法与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浆)总胆红素结果的相关性,并对两法进行偏倚评估,建立仪器间的校正方法.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从临床样本中抽取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总胆红素的测定,共测定5d,应用SPSS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以钒酸法为对比方法(X),对干化学法(Y)进行评估,两者测定总胆红素的回归方程为Y=1.006X 0.746,相关系数r2=0.999.总胆红素浓度为34.2μmol/L、171μmol/L、342μmol/L时,干化学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2.78%、1.04%、0.82%.结论:两种方法测定血清(浆)总胆红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对预期偏倚随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7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检出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无菌采集74例中耳炎性分泌物,分别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74例CSOM患者中53例细菌培养阳性,总检出率为71.6%。其中纯需氧菌和纯厌氧菌检出阳性例数分别占阳性总例数的37.70%和20.s%,两者混合感染阳性占41.5%。厌氧菌中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占51.2%,其次为拟杆菌。需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占27.3%。厌氧菌对灭滴灵、氯林可霉素、氯霉素敏感率高,分别为75.6%、70.7%、68.3%,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敏感率低,分别为34.1%,24.4%。结论CSOM为厌氧菌和需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厌氧菌感染主要为消化链球菌引起。厌氧菌对灭滴灵、氯林可霉素、氯霉素较敏感。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情况的变化.[方法]对本院ICU 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所分离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细菌398株.感染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3%,非发酵菌为最主要病原菌,占分离菌的33.7%,革兰阳性球菌占23.9%,真菌15.8%.感染菌呈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已成为ICU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对头孢三代类药物耐药严重,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ICU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6例SLE患者IL-6、IL-10、TNF-α进行检测,并与20例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SLE患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SLE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变化对SL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临床观察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FN-γ、VEGF、IL-10及IL-12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IFN-γ、VEGF、IL-10及IL-12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化疗前AL患者的VEGF、IL-10、IFN-γ和IL-12活性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AL患者的VEGF、IL-10、IFN-γ和IL-12活性水平与化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变化情况:长期缓解组>中期缓解组>短期缓解组。结论 IFN-γ、VEGF、IL-10及IL-12参与AL发病,VEGF、IL-10、IFN-γ和IL-12的水平可作为临床上评估AL患者免疫状态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卵巢自初始发育至衰老过程中卵巢颗粒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补肾调肝方药干预影响,以期为补肾调肝方药抗卵巢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选取3月、6月、12月、18月、24月龄Wistar大鼠模拟其青春前期、青春期、性成熟期、近绝经期、老年期的生长发育过程;各月龄大鼠均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以补肾调肝方灌胃干预20ml/(kg·d),对照组灌以同等剂量的无菌饮用水。以常规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状态,计算凋亡指数(AI);并以RT-PCR对颗粒细胞促凋亡因子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各月龄组之间的对比观察卵巢颗粒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对补肾调肝方药抗卵巢衰老的相关机制做相应探讨。结果 AI:对照组3、6、12月龄大鼠的AI均处于较低,18、24月龄大鼠AI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大鼠各月龄AI均显著降低(P〈0.05)。Bax:对照组3、6、12月龄大鼠的BaxmRNA表达处于较低水平,18、24月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月龄大鼠Bax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Bcl-2:对照组3、6、12月龄大鼠Bcl-2mRNA表达处于较高水平,18、24月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月龄大鼠Bcl-2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凋亡抑制因子Bcl-2mRNA低表达及促凋亡因子BaxmRNA高表达所启动的颗粒细胞调亡过程可能为卵巢衰老的重要机制之一;补肾调肝方药可通过上调Bcl-2mRNA表达与下调BaxmRNA表达抑制卵巢颗粒细胞的调亡,可能为其抗卵巢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手术—正畸联合治疗唇侧和腭侧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门诊2004—2009年收治的60例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均为单颗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共60颗牙),根据全口曲面断层片和X线定位片分为唇侧组和腭侧组各30颗牙,通过手术开窗去除阻力骨、暴露部分牙冠、黏结正畸附件,在固定矫正技术的牵引下将埋伏阻生的尖牙纳入正常牙弓内。对比两组治疗的成功率和治疗所需的时间。结果治疗成功率唇侧组为80.0%,腭侧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正畸牵引的时间腭侧组为(9.2±3.2)个月,而唇侧组为(15.1±4.1)个月,明显长于腭侧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手术开窗正畸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成功率腭侧组大于唇侧组,牵引到位的时间腭侧组也较唇侧组短。  相似文献   
9.
10.
缺血性心脏病也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逐渐提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凝血因子异常是促进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银杏叶制剂(ginkgo bilobal extraction,GbE)治疗冠心病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因子I(Fg)水平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