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E)、咪唑安定(M)、丙泊酚(P)对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在相同术前药、相似麻醉诱导、维持方案下,变更使用的麻醉镇静药E、M、P。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诱导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4h、16h、24h 5个时点测定血清中心肌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α-HBD(α-羟丁酸脱氢酶)、CK(肌酸磷酸激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的浓度。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各心肌酶指标均有明显升高,CPK、CK-MB尤为明显,在24h后开始回落,E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M和P组。结论 M和P能降低心肌酶的上升幅度。提示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比E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的而且也是有效的外科方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接受该手术者超过80万,老年人占55%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大鼠内侧膝状体腹侧核团(MGBv)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0.9%氯化钠组(对照组)、5.6 μmolL-1、16.8 μmolL-1、56 μmolL-1、168 μmolL-1、560 μmolL-1异丙酚组和脂肪乳剂组(异丙酚溶媒组).采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观察给药前后大鼠MGBv内持续钠电流的变化. 结果:6 μmolL-1异丙酚、0.9%氯化钠组(对照组)和10%脂肪乳剂(异丙酚溶媒组)对持续钠电流无影响(P<0.05),16.8 μmolL-1、 56 μmolL-1、 168 μmolL-1、560 μmolL-1异丙酚对持续钠电流有一定的的抑制作用.结论:5.6、16.8、56、168、560和1 800 μmolL-1异丙酚对大鼠MGBv内持续钠电流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p-κB)活性的变化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12只,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n=6)和对照组(C组,n=6),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和机械通气下开胸建立心肺转流(CPB),冠脉灌注冷晶体停搏液使心电静止,主动脉阻断120min后开放进行心脏复苏,循环稳定后停止CPB,继续观察至开放90minM组在麻醉后经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mg/kg,其余同对照组。CPB前(T0)、主动脉开放前(T1)、开放后30min(T2)、90min(T3)各时间点分别采取动脉血和右室前壁心肌组织,用^125I标记的放免试剂盒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16、IL-6、IL-8)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NF-κB P65的活性及其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动物T1、T2、T3各时点TNF-α、IL-1β、IL-6、IL-8水平和NF-κB活性均较T0显著升高(P〈0.01),并且T1、T2、T3各时点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显示两组在T1、T2、T3各时点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且T2、T3较T1时更明显;T1、T2、T3各时点M组较C组显著减轻。结论CPB可引起心肌细胞的NF-κB活化和细胞因子显著增加,产生心肌损伤,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NF-κB的活性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BioZ com)是最近引进的一种通过无创胸电生物阻抗法(TEB)测定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监测仪,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应用刚开始。本研究拟通过比较BioZ.com监测仪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应用,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APJ mRNA和Apel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并鉴定24 h新生SD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取2~4代培养细胞,细胞密度5×105个/ml,培养至80%融合后,进行药物干预.第一部分实验分为5组(n=4):加入AngⅡ至终浓度分别为10-9 mol/L(Ⅱ组)、10-1 mol/L(Ⅲ组)、10-7mol/L(Ⅳ组)、10-6 mol/L(Ⅴ组),Ⅰ组不加入AngⅡ,24 h后采用RT-PCR技术测定Apelin mRNA和APJ mRNA的表达水平.第二部分实验分为6组(n=4):加入AngⅡ至终浓度为10-7mol/L,分别在孵育即刻(Ⅰ组)、1 h(Ⅱ组)、6 h(Ⅲ组)、12 h(Ⅳ组)、24 h(Ⅴ组)、48 h(Ⅵ组)时,采用RT-PCR技术测定Apelin mRNA和APJ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第一部分实验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Apelin mRNA表达上调,APJ mRNA表达下调,Ⅲ组~V组Apelin mRNA和APJ 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Ⅲ组~Ⅴ组Apelin mRNA和APJ mRNA表达下调,呈浓度依赖性(P<0.01).第二部分实验结果:Apelin mRNA在10-7mol/L AngⅡ孵育6 h内表达上调,孵育1 h时达高峰(P<0.05或0.01),孵育6 h后Apelin mRNA表达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P<0.01);而APJ mRNA在孵育12 h后呈时间依赖性持续下调(P<0.01).结论 AngⅡ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下调Apelin mRNA和APJ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参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伟  姜桢 《中国临床医学》2006,13(3):485-486,488
目的:观察术前存在房颤或房扑病人行心内直视手术在主动脉开放后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存在房颤和房扑病人行心内直视手术10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在主动脉开放、自主心跳已恢复、并减少腔静脉回流的部分循环始10min内经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其后24h静脉滴注10mg/kg)和对照组C组,将胺碘酮替换为安慰剂。监测心电图、桡动脉压(AS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指数(CI)以及中心静脉压(CVP),随访术后情况。结果:房颤的转复率与房颤病史密切相关。两组心律转复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A组与c组比较心率较慢(P〈0.01),CVP较低(P〈0.05),CI较高(P〈0.05)而ICU滞留时间较短(P〈0.01)。结论:在主动脉开放且自主心跳已恢复后静脉给予胺碘酮,对原有房颤或房扑病人,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转复成功率有显著作用,并能更好控制心室率,从而达到较好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效果并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Ⅴ抑制剂西地那非对肺循环血流增多大鼠模型血流动力学和离体肺动脉环舒张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①分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20只和手术组20只,手术组制作颈部动静脉分流动物模型,10周后伪手术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空白对照组、西地那非组;手术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西地那非组和空白对照组.②给药西地那非组经颈静脉注入盐酸西地那非25 mg/kg,空白对照组经颈静脉注入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③检测各项指标随后测颈总动脉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房血气,右心室肥厚指数;取各组肺动脉段,做游离肺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浓度反应曲线和硝酸甘油1μmol/L舒张功能的测定,西地那非组测乙酰胆碱浓度反应曲线时预加盐酸西地那非.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术组与伪手术组相比动静脉分流后复制了肺高压模型,引起了肺动脉平均压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升高,游离肺动脉环对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最大舒张百分比减少,分别为(87.2±15.5)%和(43.8±9.6)%,(P<0.01).②伪手术空白对照组与伪手术西地那非组相比肺动脉平均压无明显变化;手术西地那非组与手术空白对照组相比,升高的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下降,并使对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舒张最大舒张百分比明显增加,分别为(31±6.8)%和(17.4±5.3)%,(P<0.01);肺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浓度反应曲线可见伪手术空白对照组与伪手术西地那非组无明显差异,手术空白对照组舒张百分比最小,并且与各组比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西地那非组舒张百分比较手术空白对照组增加.结论磷酸二酯酶Ⅴ抑制剂西地那非可降低动静脉分流肺高压动物模型的肺动脉压和部分恢复内皮依赖血管舒张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V抑制剂西地那非对肺循环血流增多大鼠模型血流动力学和离体肺动脉环舒张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①分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20只和手术组20只,手术组制作颈部动静脉分流动物模型,10周后伪手术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空白对照组、西地那非组;手术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西地那非组和空白对照组。②给药:西地那非组经颈静脉注入盐酸西地那非25mg/kg,空白对照组经颈静脉注入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③检测各项指标:随后测颈总动脉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房血气,右心室肥厚指数;取各组肺动脉段,做游离肺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浓度反应曲线和硝酸甘油1μmol/L舒张功能的测定,西地那非组测乙酰胆碱浓度反应曲线时预加盐酸西地那非。 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术组与伪手术组相比动静脉分流后复制了肺高压模型,引起了肺动脉平均压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升高,游离肺动脉环对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最大舒张百分比减少,分别为(87.2&;#177;15.5)%和(43.8&;#177;9.6)%,(P〈0.01)。②伪手术空白对照组与伪手术西地那非组相比肺动脉平均压无明显变化;手术西地那非组与手术空白对照组相比,升高的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下降,并使对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舒张最大舒张百分比明显增加,分别为(31&;#177;6.8)%和(17.4&;#177;5.3)%,(P〈0.01);肺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浓度反应曲线可见伪手术空白对照组与伪手术西地那非组无明显差异,手术空白对照组舒张百分比最小,并且与各组比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1),手术西地那非组舒张百分比较手术空白对照组增加。 结论:磷酸二酯酶V抑制剂西地那非可降低动静脉分流肺高压动物模型的肺动脉压和部分恢复内皮依赖血管舒张损伤。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88年3月开展了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一、资料和研究方法本组共136例,包括门诊检查93例,手术检查43例。男74例,女62例。年龄12~61岁,平均32.5岁,12岁以下不予TEE检查。TEE检查采用美国Hewlett—Packard77420CF型多功能心脏超声诊断仪和食道探头21362A。后者为一装置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