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项晚近的研究表明咖啡因与妇女髋部骨折危险呈正相关。鉴于以往的研究未能阐明咖啡因摄入  相似文献   
2.
眶底骨折复位术诱发眼心反射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底骨折复位术诱发眼心反射1例解放军98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姜军松患者,男,24岁。车祸致伤头颈部、胸部创伤。入院后查颜面部多处软组织撕裂伤,行紧急清创缝合术。Χ线检查显示右眶底骨折、鼻根部骨折、左锁骨骨折,左侧3、4、5肋骨骨折。入院后第7天因双眼不对...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是一种呈规律性分布的皮肤疱疹,它是水痘—疱疹病毒(VZV)原发感染后静止潜伏在颅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再活化的结果。针对VZV 的细胞介导免疫(CMI)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这种减弱的速率与随着衰老而增多的带状疱疹有着显著的关联。作者给202名志愿者注射减毒VZV活  相似文献   
4.
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学会心内膜炎工作组对1990年制定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的建议作了如下修正: 给予有患心内膜炎危险的成年人中的对青霉素过敏者以及不拟作全身麻醉者。在牙科手术前1小时口服克林霉素600mg,取代现行的红霉素方案。对5~10  相似文献   
5.
目的:虽然CT和MRI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但评价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方法仍有缺陷。本文对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进行再评价。方法:运用显微病理方法检查了口腔颌面部鳞癌病人42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722个淋巴结的形态学特征。结果:37%恶性转移淋巴结的直径小于10mm,而淋巴结结外膨隆在很小的淋巴结也可发现。结论:目前,评价颈淋巴结状态的影像学标准主要建立在淋巴结的大小上,本文结果提示,现有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对判断颈淋巴结转移存在局限性,本文旨在对改善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新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疮病灶TNF/sTNFR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为验证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可溶性受体(sTNFR)失衡导致复发性口疮发病的假说。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TNFα、TNFβ及sTNFR分泌水平,复发性口疮(RAU)活动期患者21例作为研究组,无RAU病史的口腔粘膜外伤23人作对照组。结果:RAU病灶中TNFα、TNFβ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AU粘膜病灶的sTNFR-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RAU病灶中口腔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sTNFR-Ⅱ并未升高。结论:RAU患者的TNFα分泌增多,但其粘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分泌sTNFR-Ⅱ的数量并未相应升高。RAU患者TNF与TNF天然抑制因子分泌失衡在其致病机制中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92例下颌骨骨折住院病例作C-反应蛋白监测,旨在早期发现骨折术后感染。方法入院时和住院期间每日检查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术前C-反应蛋白均值28.5 mg/L,术后所有病例均有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术后第2天达到最高值(均值73.2 mg/L),创伤后骨折手术时间显著影响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内固定方法中微型接骨板对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最小。结论由于血清CRP的灵敏度高,在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合并感染时,有助于临床早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颌骨角部骨折应用牵引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下颌骨角部骨折患者,应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弹性牵引,恢复上下颌的关系并加以固定,从而完成骨折的坚强内固定。结果 68例患者伤口均愈合,咬关系恢复理想。拆除颌间牵引钉后,创面均在30 d左右恢复。68例中,通过观察患者在手术过后第2天的情况,发现其中有65例患者的咬关系可以达到完全恢复,其余3例的患者恢复效果也较为不错,可以达到局部轻度的开,如果达到完全恢复的程度,还需要在手术过后的两周里通过颌间牵引的过程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咬关系完全恢复。结论颌间牵引钉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的以牙为固定源的牙弓夹板固定方法,避免了牙弓夹板的缺点,颌间牵引钉已成为一种新的颌间结扎方法,颌间牵引钉辅助采用微型钛板的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骨骨折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其急性发作的最重要的致病机制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炎症是冠脉斑块的基本特征,在斑块破裂部位常有炎症细胞集聚,包括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活化后,可释放两种中性蛋白酶即胰蛋白酶和食糜酶,它们可激活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导致胶原降解从而削弱斑块纤维帽,使斑块破裂。粥样硬化斑块区易破裂区的肥大细胞含有强致炎细胞因子TNFα,体外实验已证实TNFα可刺激巨噬细胞合成MMP9。29例心绞痛患者按病情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