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面部损伤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多着重于面中1/3损伤及骨折、坚强内固定及各种材料的使用、以及陈旧性骨折的正颌外科诊治等,而作为牙合关系、咀嚼、呼吸、吞咽等运动甚至外貌的重要组成之一——下颌骨的损伤及骨折,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临床资料1.1990~1997年下颌骨骨折患者161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33例,年龄6~67岁,年龄最多在20~30岁者。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临床体格检查,X线片(包括下颌全景片、头颈正位片、下颌骨侧位片、薛氏位等)、CT以及三维CT成像检查确诊。2.主要致伤原因…  相似文献   
2.
补锌对骨折区和非骨折区骨锌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本研究主要分析损伤后外源性锌剂在不同类型骨中的沉积规律。方法 选用 2 4只新西兰兔 ,首先形成双侧颧骨骨折模型。术后 1、2、3、4周分别测定骨折区 (颧骨 )和非骨折区 (下颌骨和颅骨 )骨锌的含量。结果 外源性锌剂在骨折区和非骨折区的沈积量均明显增加 ,但增加的时相不同 ;骨折区第 2周对锌的需要量最大 ,非骨折区第 2周骨锌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外源性锌剂进入机体后主要贮存在骨髂系统 ,骨折愈合需要锌的参与 ,骨折后 2周内应注意对锌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组织学上观察锌剂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选用12只新西兰兔,先形成双侧颧骨骨折模型,然后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术后两周内每日肌注0.2%ZnSO4注射液,按1mg/kg计算;对照组同期注射蒸馏水,按0.5ml/kg计算。术后1,2,3,4周取下颧骨标本,从组织学上观察骨折愈合过程。结果:同一时期实验组骨断端细胞增殖和新生骨样组织的形成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骨折早期补充锌剂可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腭咽—期成形术后语音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例大年龄先天性腭裂患者采用腭咽一期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并用频谱动态信号分析仪测量其汉语普通话元音/a//i//u/的频谱曲线特点,分析其术后语音效果。结果显示,大年龄腭裂患者行腭咽一期成形术后语音效果的优良率为46.67%。作者认为:腭咽一期成形术作为大年龄腭裂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语音效果尚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为颞下颌关节(TMJ)功能性整体一部分的囊内软组织(包括关节盘、滑膜和盘后双板区),其伴或不伴髁突骨折而出现的损伤情况一直没有被搞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做一文献综述,并探讨了TMJ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及其引起关节强直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60例大年龄腭裂病人进行了术后随访,其中30例曾应用Furlow氏反向双Z瓣修复术;30例用传统手术方法修复,结果表明,大年龄腭裂病人的腭咽闭合类型以环状,半环状为主,其手术成功率仅为46.5%,低于各种报道。作者认为,腭裂病人因咽侧壁及咽后壁的代偿作用使得腭咽闭合类型发生变化,这种代偿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即使改变手术方法提供了改善语言可能的条件,大年龄手术腭裂病人仍难以提高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7.
腭裂修复的主要目的是重建腭咽闭合恢复语言功能。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强调腭帆提肌对腭咽闭合的作用,主张通过手术恢复腭裂病人腭帆提肌的正常位置。这类手术属“功能性修复”,一般称为提肌重建术。  相似文献   
8.
眶区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区居面中部上份 ,位置显要而结构复杂。当眶区遭到打击时可使眼及颌面部的重要功能出现障碍 ,并影响面部外形。对眶区外伤后畸形原因的认识是颌面部创伤研究的重要进步。眶区骨折正日益受到重视 ,但因骨折的发生变异较大 ,可一处或多处 ,也可能是颌面部骨折涉及眶区的一部分 ,明确分类甚是困难。可按骨折部位分成眶尖、眶缘及各眶壁骨折 ;也可按骨折性质分为眶爆裂性骨折和非爆裂性骨折。若从颌面外科角度而言 ,按骨折部位及特点将眶区骨折分为眶内骨折 (即爆裂性骨折 )及眶缘骨折两大类 ,后者包括眶缘及构成各眶壁骨骼的骨折 ,临床上常见…  相似文献   
9.
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在VPI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客观评价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效果。方法:对30例行改良咽成形术者术前、术后的吹气试验,汉语语音清晰度以及过度度鼻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术后的吹气试验,汉语语音清晰度以及过度鼻音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改良咽后壁组织转移瓣能有效地改善VPI患者的腭咽闭合功能。  相似文献   
10.
舌骨性迷芽瘤在临床上十分罕见。本文报告 2例舌骨性迷芽瘤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组织学特点 ,探讨其发病机理 ,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疾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病例 1 :患者 ,男 ,69岁 ,发现 (诊治声带息肉 )舌根部肿块 4月余 ,当时无任何自觉症状 ,以后肿块逐渐增大 ,吞咽时有梗阻感而求诊。检查 :开口度正常 ,舌活动好 ,伸舌居中 ,舌根部正中突起 2 cm× 1 .8cm结节状肿块 ,质硬 ,有蒂 ,不活动 ,被覆粘膜色正常。入院诊断 :舌根部钙化上皮瘤。局麻下切除肿块治愈出院 ,病理证实为骨性迷芽瘤。病例 2 :患者 ,男 ,2 8岁 ,发现舌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