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中使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的麻醉方法为全身麻醉,结合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中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手术后联合使用舒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进行镇痛,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情况。结果:两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1.7±0.6)分,舒芬太尼用量(17.7±6.9)μg,对照组的疼痛评分(3.5±1.5)分,舒芬太尼用量(44.2±18.5)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好,此外,在术后镇痛中,与舒芬太尼单一用药比较,与右美托咪啶的联合用药的镇痛效果更佳,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静脉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试验组予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通过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佳,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麻醉后恢复快且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核素肾动态显像中三种不同"弹丸"注射法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中的质量优劣。方法将18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进行"弹丸"注射,采用肾动态显影图像质量合格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三种方法穿刺质量和"弹丸"显影质量。结果三者穿刺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3.3%、三通管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8.3%,直接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95.0%,三种"弹丸"注射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直接注射法形成的"弹丸"质量最好。结论加强直接注射法技能演练,提高"弹丸"注射质量,在肾动态显像中才能更好地判断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亦是极易早期发生骨转移的肿瘤之一。本文通过放射性99mTcSPECT/CT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A15-3、CEA检测,探讨联检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排便诱导排尿在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尿潴留是椎管麻醉术后病人常见并症。为了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院内感染 ,临床上主张先进行诱导排尿 ,无效情况下 ,再进行导尿术。传统诱导排尿方法很多 ,如 :听流水声、热敷膀胱区、按摩、按压膀胱区、会阴冲洗等 ,但效果不显著。近年来 ,我们用开塞露注入肛门 ,刺激排便来诱导排尿 ,用于临床椎管麻醉术后非梗阻性尿潴留病人 ,通过对 86例尿潴留患者设对照组进行比较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99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在我科住院行椎管麻醉术后 86例尿潴留病人。其中男性 6 2例 ,女性2 4例 ,年龄 1 7~7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131I治疗剂量SPECT/CT全身显像(wholebodyscan,WBS)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DTC术后患者,行131I诊断量和治疗量WBS,比较二者病灶的变化。结果WBS发现共同病灶92例,131I治疗量WBS比诊断量WBS发现新增病灶78个,增长84.78%;53例患者中有25例发现有新增病灶,占47.17%。结论131I治疗量比诊断量WBS病灶检出率高,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CA15-3、CA50、IL-8联合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ECT/CT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骨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应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对84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进行血清CA15-3、CA50、IL-8含量检测,并与34名正常人(均为女性)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血清CA15-3、CA50、IL-8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乳腺癌骨转移组灶数>2个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灶数≤2个的肿瘤标志物水平(P<0.01)。结论在进行放射性SPECT/CT显像同时,进行血清CA15-3、CA50和IL-8的检测,能够尽早发现乳腺癌骨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碘(131I)治疗弥漫性毒性甲肿(Graves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3例Graves病进行首次131I治疗后观察其效果,并与抗甲亢药物(85例)和手术治疗(82例)的效益比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首次131I治疗Graves病总治愈率为68.8%。总好转率为11.8%,总有效率为80.6%;Graves病131I治疗与抗甲亢药物治疗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明显缩短;与手术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费用大幅下降。结论放射性131碘治疗毒性弥漫性甲肿具有稳定有效、周期短、价格低、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治疗甲亢的领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碘(^131I)清甲治疗效果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显像仪(SPECT/CT)融合显像价值。方法:对46例DTC术后的患者行^131I清甲治疗,5~7d后行SPECT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3~6个月重复以上治疗与显像,并以同期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值作为比对参考。结果:二次^131I清甲治疗后显像对比,病灶减少50个,病灶缩小25个;二次显像SPECT全身平面显像病灶检出数95个,SPECT/CT融合显像病灶检出数114个,比SPECT全身平面显像增加19个,SPECT/CT融合显像与SPECT全身平面显像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值治疗前为(32.23±11.21)μg/L,治疗后为(18.17±7.45)μg/L,Tg在^131I清甲治疗DTC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DTC ^131I清甲治疗效果好;②DTC术后 ^131I清甲治疗效果影像学评价中,SPECT/CT融合显像弥补了SPECT全身平面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用于老年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MRM)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后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手术切皮前及手术结束前10 min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1;术后对照组以舒芬太尼100μg 和托烷司琼5 mg 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 于镇痛泵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以舒芬太尼75μg、托烷司琼5 mg 和氟比洛芬酯100 mg 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 于镇痛泵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0、4、8、12、24、48 h 的 VA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0、4、8、12、24 h 各时间点时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48 h 内出现恶心、呕吐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利多卡因在老年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