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KG*2〗对比分析磁共振、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磁共振与超声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 〖HTH〗结果〖KG*2〗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术前磁共振定性诊断43例,漏诊2例,磁共振术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6%;术前超声检查定性诊断39例,漏诊6例,术前超声对子宫内膜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磁共振对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高于超声。 〖HTH〗结论〖KG*2〗磁共振是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超声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首诊时常规检查与流行病学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诊断价值以及怎样合理选用CT检查。方法 :回顾分析非创伤性急腹症 ,首选腹部CT扫描检查者 319例的诊断情况及相关的CT征象。结果 :CT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 ,其诊断价值对于性别及部位无显著差异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疾病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随着CT技术的日趋完善 ,CT能广泛用于确定非创伤性急腹症的病因 ,将成为当今非创伤性急腹症影像学诊断中迅速、敏感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抚平创伤的人──记325医院烧伤科主任李海林姚小刚李海林由微编的烧伤野战医院调入解放军325医院时,包括这家医院在内的西宁所有的医院都没有烧伤科。然而,火灾不会因为没有烧伤科而关闭起恐怖之门;烧伤患者不能因为没有烧伤科而放弃治疗!李海林开始在外科收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 ,MPR)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TOSHIBAXvision螺旋CT机对 2 0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 ,在薄层重建图像基础上生成MPR图像 ,观察损伤细节 ,并与骨盆平片比较。结果 :螺旋CT及MPR技术清晰地显示了骨盆骨折的细节 ,MPR图像可直观、全面显示骨盆骨折术前与术后情况。结论 :螺旋CT及MPR技术是诊断骨盆骨折的重要手段 ,对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制定详细手术计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5.
病员女性,56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消瘦3月多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中上腹深压痛,可扪及约4.0cm×3.0cm大小、质中、可推移的包块。B超检查提示胰尾肿大,因临床怀疑胰腺癌作CT检查。  相似文献   
6.
姚小刚  蒋奕等 《成都医药》2002,28(4):207-208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使用TOSHIBA Xvision螺旋CT机对20例骨盆损伤患进行扫描,在薄层重建图像基础上生成MPR图像,观察损伤细节,并与骨盆平片比较。结果:螺旋CT及MPR技术清晰地显示了骨盆骨折的细节,MPR图像可直观、全面显示骨盆骨折术前与术后情况。结论:螺旋CT及MPR技术是诊断骨盆骨折的重要手段,对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制定详细手术计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CE-MRI参数对比改良Gleason评分、PSA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风险性所发挥的作用,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93例,记录其年龄、DCE-MRI参数、改良Gleason评分、PSA、BMI、TNM分期。所有患者的随访期为2年,单因素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Cox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程度;运用t检验显示前列腺癌影响因素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 ROC曲线分析K^(trans)值和PSA水平在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发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风险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改良Gleason评分、PSA、DCE-MRI参数、以及TNM分期均能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结果提示患者的DCE-MRI参数K^(trans)值(P=0.027)、PSA值(P=0.028)对CRPC风险有显著影响,且K^(trans)值影响程度明显高于PSA(RR=2.413 vs RR=2.012)。t检验提示预后不良组K^(trans)值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预后不良组中PS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24);ROC曲线下K^(trans)值的AUC为0.843(95%置信区间:0.769~0.91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14%,71.43%;PSA水平的AUC为0.752(95%置信区间:0.657~0.847),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2%,63.42%。结论:DCE-MRI参数K^(trans)水平在评估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CRPC风险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评估指标,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CT导向介入术由Haaga于1976年首创,20余年来介入放射学CT已有了相当进步,现已广泛应用于胸腹部脓肿的穿刺置管引流,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脊柱疾病的治疗,癌肿或癌性疼痛的治疗,穿刺活检等。我院于1997年开展了CT导向肝、肾囊肿介入治疗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超高速CT(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y,UFCT)是C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外应用于临床已近10年,它通过应用电子束扫描技术代替X线管机械运动,使扫描速度得以极大提高,从而使心脏搏动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与常规CT比较,突出的优点在于,可用于心脏的检查。本文重点综述UFCT对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探讨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选择腰椎间盘中央型、旁中央型突出物>3mm、症状明显、影像典型病例90例,将之分为"孔镜治疗组"即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方法是:L4~5突出多用侧路镜术、L5~S1突出用后路镜术,在C型臂X线导引下,针对病灶靶点建立工作通道,用6.3mm直径的耐三氧的椎间孔镜,在镜下进行钳夹术、等离子体消融气化术、三氧注射术、摘除其突入骨性椎管的游离型或包裹型的髓核。结果椎间孔镜微创疗法与常规疗法相比,其疗效有明显提高,P<0.01,且安全系数高,所以全部病例都没有发生负面损伤与感染。结论治疗组较好疗效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摘除了突出的髓核组织;调整了纤维环的张力失衡;减轻了椎间盘内的压力,缩小或消除了挤压病灶;并能调整纤维环、肌肉、软组织的力矩;增加脊神经根活动度,从而能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