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方案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该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SOX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结果治疗组RR为32.5%,DCR为72.5%,TTP为5.6个月,中位OS为8.0个月;对照组RR为41.7%,DCR为75%,TTP为5.49个月,OS为8.1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其中中性粒胞减少,贫血及恶心呕吐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从EOX化疗中获益,毒副反应更低。SOX对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PTEN在肿瘤中存在基因组、基因转录、翻译和翻译后等多个水平的异常,从而导致PI3K/Akt通路的过度激活.这不仅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也与某些靶向治疗后的耐药相关.克服PTEN异常所致耐药的方法包括直接应用作用于P13K/Akt通路的新型靶向药物以及重新恢复PTEN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肺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例1为44岁女性,诊断为原发性肺PTCL-NOS,行GLD方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化疗后疾病进展,1个月后因呼吸衰竭死亡。例2为46岁男性,诊断为原发性肺PTCL-NOS,行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后病灶较前缩小,达到部分缓解,生存中。结论肺PTCL-NOS临床罕见,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误诊,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目前尚无标准化疗方案,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6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p63的表达情况。分析p6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及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 6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31例(47%)p63高表达,35例(53%)低表达。p63与癌周结节有关(P=0.021)。p63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5年OS分别是49%和74%(P<0.001),5年PFS两组分别是44%和71%(P<0.001)。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p63的表达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3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63与癌周结节呈负相关,与OS和PFS呈正相关,p63可作为结直肠癌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全球范围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1-2]。利妥昔单抗联合经典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组成的R-CHOP方案较单独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30%的DLBCL经R-CHOP方案治疗后表现原发或继发耐药而导致疾病复发进展,因此,识别不良预后人群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是临床上的重大挑战[3-4]。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DA-EPOCH-R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依托泊苷+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在一线治疗DLBCL尤其是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DLBCL中显示出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53突变蛋白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预测作用,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初治DLBCL患者6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突变蛋白和CD10、bcl-6、MUM1的表达,分析p53突变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分型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8.4 %(30/62)的患者表达p53突变蛋白。p53突变蛋白表达与初始治疗反应有关(χ2=20.365,P=0.040),阳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33.3 %(10/30),阴性组为59.4 %(19/21);与分子分型有关(χ2=31.023,P=0.021),阳性组非生发中心型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83.3 %和56.2 %;与其他临床特征无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53突变蛋白表达是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阳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均短于阴性组(χ2=36.784,P=0.005和χ2=35.276,P=0.006)。结论 p53突变蛋白表达是DLBCL独立的不良预后因子,能够用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吉奥(S-1)单药在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搜集80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试验组41例接受S-1胶囊口服,体表面积<1.25 m2:S-1 80 mg/d,1.25~1.50 m2:S-1 100mg/d,>1.50 m2:S-1 120 mg/d,第1~14天分2次口服;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同时接受最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39例只接受最佳的支持治疗。根据RECIST标准评价其近期疗效及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试验组RR为24%,DCR为53%。两组PF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及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DNA甲基化是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之一,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观遗传事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研究人员在血液系统肿瘤尤其是恶性淋巴瘤中发现了基因的高甲基化,相关药物的研发及临床试验的开展也在不断推进。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NA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s,DNMTIs)作为表观遗传药物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干扰DNA转录的过程来发挥抗肿瘤作用,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手段。目前,上市的DNMTI包括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针对DNA甲基化抑制剂在恶性淋巴瘤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线序贯含铂方案治疗年轻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1 月至2012年6 月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年轻初治DLBCL 患者,分为标准方案和序贯含铂方案组,χ2检验比较两组的缓解率,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的5 年生存率,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生存相关影响因素,亚组分析序贯含铂方案最佳获益人群。结果:入组331 例患者,包括序贯含铂方案129 例和标准方案202 例。序贯含铂方案较标准方案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 rate,CRR )(80%vs.63% ,P = 0.001),较高的5 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60% vs. 50% ,P = 0.014)和总生存(over all survival,OS)(70% vs . 58% ,P = 0.016)。 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序贯含铂方案治疗是PFS(HR= 0.635,P = 0.012)和总OS(HR= 0.625,P = 0.021)独立的影响因素。亚组分析显示预后良好和未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的患者是序贯含铂方案的最佳获益人群。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线序贯含铂方案能够改善年轻DLBCL 患者的疗效,且安全性好;预后良好和未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的患者是最佳获益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二线及以上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45例经病理确诊的一线或一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老年NSCLC患者,接受单药替吉奥化疗,体表面积1.25 m2:S-1 80 mg/d,1.25~1.5 m2:100 mg/d,≥1.5 m2:120 mg/d,分2次口服,dl~d14;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根据RECIST标准评价其近期疗效及NCI毒性评价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5例患者中,腺癌28例,鳞癌12例,其他5例。全组患者中,部分缓解8例(17.8%),疾病稳定14例(31.1%),疾病进展23例(51.1%),有效率17.8%,疾病控制率48.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在经过多线抗肿瘤治疗后的晚期NSCLC治疗中仍显示出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以接受,更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