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医传统诊断方法在治未病方面凸显出诸多缺陷,已无法完全满足中医临床需求.为此文中提出有无辨证体系.该体系是以道家经典<老子>有无辩证观和<内经>治未病思想以及有无说为理论基础,将中医宏观诊断和现代微观检查技术相结合,在八纲辨证辨已病的同时强调辨识人体的未病状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皆属已病之"有证"范畴;而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传变均归属于未病之"无证";有无、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十纲共为中医辨证的纲领,有无则为十纲辨证的总纲.既是对八纲辨证的补充,同时又涵盖了八纲辨证;这就填补了目前辨证论治方法的缺陷,又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近年来中医学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和突破.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黄疸的临床诊疗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黄疸为"病"说和黄疸为"症"说。黄疸为"病"说,溯自元.罗天益黄疸辨阴黄与阳黄说,其将黄疸视为一病,直接辨证论治。黄疸为"症"说,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诊断体系,历代更迭,汲取医学成果,把黄疸作为一症状,先行辨病,再辨证论治。这一观点尚有两种主张,一是坚持辨病用中医病名,一是提倡辨病用现代医学病名。文中就黄疸为"病"说抑或为"症"说,结合多年文献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6.
传统中医诊断体系四诊八纲是适用于有症状、体征的已病,而无症状、体征的未病则被排除在外.为发展与完善这一诊断体系,本文以<老子>有无辨证观和<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及其有无说为理论依据,主张在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加仪器检查发展为望、闻、问、切、仪五诊;在综合五诊病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辨别已病与未病的有无辨证,以有无、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十纲为疾病辨证的总纲,创立五诊十纲诊断体系;从规范未病诊断、一般病证诊断、保持中医特色和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其临床必要性;丰富了中医诊断学内容,是近年来中医诊断学临床研究的又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肝纤维化的中医病证类属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笔者仅对肝纤维化的中医病证类属及防治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黄疸治疗大法--疏肝利胆的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疸的基本病机是内伤或外感诸因素损伤肝胆致使肝主疏泄在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这一生理功能出现异常,造成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其治疗大法理当疏肝利胆,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黄疸篇自初版以来始终强调"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1]忽略了疏肝利胆.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中医未病学角度出发,以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为宗旨,阐述了各发病层次包括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等与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介绍了各发病层次防止重大疾病发生的原则与方法;其中以主观上坚持宽好心,管好嘴,迈好腿,睡好觉"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是防止重大疾病发生的第一步;其他各发病层次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再根据层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防病措施,体现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防病方法;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调理亚健康,拔除潜病,截断前病,防止或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健康长寿尽享天年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初保建设齐建华(安徽省亳州市卫生局236803)夏克平(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236800)亳州具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在中医药卫生保健方面和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经营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1987年被省确定为初级卫生保健试点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