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从1982年Dubios与Bnahelot开始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以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有显著的进展。作为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改良术式具有创伤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切口瘢痕细小等优点,且无需昂贵的医疗设备只要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即可施行,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现就我们自1998-2008年1月做的255例MC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多为脊椎圆锥和马尾神经损伤,2000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应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2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区域胆管和供应血管联合阻断在难治性肝内胆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7年3月~2010年5月对17例右肝内胆管结石、7例肝内型先天性胆管囊肿开展区域胆管和供应血管阻断治疗。对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胆管注入封闭胶和区域胆管、肝动脉、门静脉阻断;对肝内型胆管囊肿经肝门分离病变胆管开口注入封闭胶后行区域动脉、门静脉、胆管阻断。所有患者术后3d、1周、2周复查肝功能,术后2周、1月、6月、1年行肝脏B超或CT随访。结果所有病例无肝衰、大出血、胆漏、严重感染等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2周行肝脏B超或CT检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术后1月和6月复查肝脏CT示病灶完全消失,病灶所在肝脏萎缩消失,残余肝脏代偿增生。结论通过病变区域胆管、肝动脉、门静脉联合阻断治疗某些难治性区域性良性肝内胆管疾病,可以达到较彻底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减少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该类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0岁,20年前初潮前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伴周期性月经前期胀痛,哺乳期酸胀痛尤为明显,20年来不定期在我院和外院检查。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较好,双乳大小形态未见异常,未扪及明显包块。右腹股沟区内侧触及一5cm×6cm肿块,质软,边界较清,中心触及一质硬肿物约2cm×1cm,侵犯皮肤呈橘皮样。右腹股沟区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辅助检查:(1)彩超示:右腹股沟区见一2cm×1cm肿块,  相似文献   
5.
1 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 切口脂肪液化多于肥胖病人出现,机制尚不明确。其原因可能因素有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与切口交叉的血管,使其血运更加减少。切口愈合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一部分由皮肤层和前鞘层弥漫提供,一旦本身血运提供和弥散而来的养料不足以满足需要,则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使切口愈合延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囊胃瘘的原因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胃瘘极少见,有严重急慢性胆囊炎史,B超及术中探查见胆囊萎缩或没萎缩,术中造影可确诊。本组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有急慢性胆囊炎病史,反复发作右上腹痛,特别是无论饱食任何饮食后右上腹疼痛及胃肠道症状重的患者除了应考虑到胆囊结肠瘘或胆囊十二指肠瘘,还要考虑极少见的胆囊胃瘘,确诊后可行腹腔镜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