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1984年4月至1987年12月进行心脏血管造影者共230例,发生过敏性休克5例,均抢救成功,报告如下。我们所用造影剂为从西德先令(Schering)公司进口的76%泛影葡胺(urografin)。造影前过敏试验、注射剂量、速度和压力等均按规定进行。病例摘要例1,男,9岁。临床诊断(包括病史、体征、心电图、X胸片及二维超声心动图,下同)为重度四联症,拟作右心室造影。敏试(-),1%普普卡因局麻下经皮股静脉穿刺。第一次造影后,左眼下出现绿豆大荨麻疹一  相似文献   
2.
小儿心律失常以往认为是少见病。近年来通过心电图监护发现并不少见,尤其是新生儿和住院患儿的发生率则更高。而且小儿心律失常与成人相比,其比较发生率、病因和预后等都有一定特点。为了进一步探索本病规律,我们复习了住院患儿心律失常2,530例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并与何庆根报告成人心律失常6,310例相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高粘滞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由于血液动力学改变所致并发症,如反复肺炎、心力衰竭,青紫、缺氧发作等研究较多。而对于血液流变学改变所致并发症,如高粘滞血症、脑栓塞、脑脓肿、肺栓塞、心肌梗塞、出血倾向等则研究较少。现将青紫型先心病高粘滞血症的诊断治疗进展,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核听诊器测定学龄儿童静息左室功能104例,运动左室功能38例。采用~(113m)In体内标记输铁蛋白法,~(113m)In洗脱液静脉注射剂量为~(150)μci/kg。确立了学龄儿童左室功能各项指标正常值。核听诊器可准确测定小儿左室功能,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测定婴幼儿左室功能时,仪器设备尚需作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测量150例健康小儿下腔静脉(IVC)超声心动图正常值。观察73例心脏病小儿IVC超声心动图,认为其不仅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且能为常见先心诊断提供信息,能间接反映右室、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7.
心房纤颤(AF)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体外除颤有许多副作用。Ortiz等已建立心外膜低能量转复心房纤颤的动物模型。本文首次报告此方法对心脏手术后AF电复律的可行性和效果。连续观察100例心脏手术病人,其中89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  相似文献   
8.
唐胜才 《四川医学》1997,18(2):107-110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诊断和治疗华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610041)唐胜才在各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成人和年长儿童最常见法乐四联症,新生儿和婴幼儿最常见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前者的诊断、治疗是大家熟悉的,但后都却比较生疏。近年来,本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有很多进...  相似文献   
9.
唐胜才 《四川医学》1991,12(4):235-237
本文介绍先心病的诊断技术,并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教训,以供儿科、内科医师参考。病史主诉:小儿先心病很少直接诉述心脏本身,而常诉体重不增、频繁呕吐、吸奶瓶费力、多汗、呼吸增快等。有时母亲怀抱小儿或洗澡时发现胸廓畸形,心跳强烈。青紫:注意询问青紫出现时间,如大动脉错位、三尖瓣闭锁,生后即明显青紫。四联症、肺静脉畸形引流,生后1~6月逐渐青紫。先心病青紫属中心性,即结合膜、口腔粘膜青紫。轻度青紫面颊口唇暗红色。新生儿重度青紫吸氧后不改善,即使听不到心脏杂音,也应高度怀疑先心病。青紫患儿常伴蹲踞姿态,缺氧发作、杵状指趾等,均应注意询问。呼吸困难:呼吸增快,短促费力,安静时呼吸  相似文献   
10.
The thixotropic parameters of whole blood i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were measured. Group 1. cyanotic heart disease (CCHD), 20 cases; Group 2. acyanotic heart disease (ACHD), 30 cases. Fifty healthy children were controls matched with the patients in sex and age. Their thixotropic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the paired t-test was used. In the children with CCHD, the hematocrit (HCT), the yield stress (tau 0) the Newtonian contribution of viscosity (mu), the equilibrium value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 (A), the apparent viscosity at 2.37 sec-1 (eta s) and the Non-Newtonian contribution of viscosity (eta s-mu)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rresponding control groups. In the children with ACHD, only the values of tau 0, eta s-mu, and eta 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s. All of the thixotropic parameters in CCH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ACHD group. Thus we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CHD in terms of thixotropy of blood. The thixotropic parameters of blood could be used as indexes of severity for pathologic changes of C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