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减轻或消除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病人于胎儿取出之前由于手术刺激盆腔脏器引起的疼痛不适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80例ASAⅠ~Ⅱ级足月产妇, 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把针头斜面旋向骶尾方向,A组(实验组)给予0.2%布比卡因15mL,B组(对照组)给予1.73% 碳酸利多卡因5mL,然后向头方向置硬外管4cm。两组病人在平卧位观察6min后给予1.73%碳酸利多卡因8~10mL,6min后开始手术。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了解骶丛阻滞效果、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及术后子宫收缩情况。结果:A、B两组骶丛阻滞效果满意率分别是95%和45%(P 〈0.0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分别是12.5%和40.0%(P〈0.05),子宫收缩满意率分别是95%和75%(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向骶尾方向注入相对大容量的0.2%布比卡因可获得满意骶丛阻滞效果,对产妇生命体征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对子宫收缩影响小,是剖宫产病人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异氟醚麻醉对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和NSE的影响,比较其脑保护作用。方法:136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血肿清除术,按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丙泊酚组及异氟醚组(n=68)。分别比较两者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开始2h、手术结束时的血清S100B和NSE。结果:两组患者S100B和NSE在手术2h及术毕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B和NSE无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丙泊酚组的血清S100B和NSE均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患者在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时血清S100B和NSE含量均显著升高,丙泊酚与异氟醚都能显著降低这些物质,但丙泊酚作用更强,提示丙泊酚脑保护作用优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瑞芬太尼、硝酸甘油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控制性降压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45例,分别采用硝酸甘油(I组)、瑞芬太尼(II组)、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Ⅲ组)控制性降压麻醉,维持患者MAP在60~70mmHg,观察三组患者控制性降压前即刻、降压后5、10、30、60min的MAP和HR及降压停止后MAP恢复到降压前水平的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控制性降压后MAP均显著下降(P〈0.01),和降压前即刻相比较,I组降压后HR较降压前有明显增快(P〈0.05);而II组患者的HR有明显下降(P〈0.05),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有下降更明显的趋势。Ⅲ组降压前后HR变化不大。降压停止后血压恢复至降压前水平时间Ⅱ组(12±3)min和Ⅲ组(10±2)min,明显快于I组(304-2)min。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控制性降压麻醉,可取长补短,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胸段硬膜外穿刺两种侧入法的进针方向、深度、成功率、及穿刺对脊柱的损伤情况.方法对8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A、B两组,每组40例.A组结合人体脊柱解剖特点,采用棘突中点旁开1.5cm处为穿刺点,沿对应棘突进行穿刺;B组(对照组)采用棘突间隙旁开1.5cm为穿刺点的常规硬膜外侧入穿刺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深度、穿刺针与皮肤、脊柱轴线的成角及术后背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所有病人的穿刺均获成功,进针深度为3~5.5cm,针体与皮肤、脊柱成角约60°、80°,所有病人均无背痛;B组有4例穿刺失败改用A组方法获得成功.成功病例进针深度为3.3~6.0cm,与皮肤、脊柱成角约45°、35°,有5例出现背痛(均为反复穿刺引起).结论棘突中点旁入路是中胸段硬膜外穿刺的较佳路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对硬脊膜损伤更小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针的问世,腰硬联合麻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探讨不用硬膜外穿刺针而改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引导腰穿针行单纯腰麻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研究在全麻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特定人群中喉返神经监测时最适气管导管留置深度,以提供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的气管导管定位方案。方法168名身高145~180 cm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133名纳入一阶段,采用可视喉镜暴露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当记录电极中点连线位于声带平面时气管导管的留置深度(可视喉镜定位导管深度)并分别计算其在男、女性的均数(最适深度);余35名入选二阶段,采用普通喉镜暴露后分别基于男、女性“最适深度”置入气管导管,并记录导管到位率。结果“可视喉镜定位导管深度”与患者身高呈正相关;“最适深度”在本研究群体男、女性分别为21.7 cm和19.7 cm;基于“最适深度”进行气管导管定位与使用可视设备进行定位相比较,二种方法“导管到位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全麻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特定人群中,当气管导管分别置入21.7 cm(男性)、19.7 cm(女性)时可成功进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没有可视设备时可基于推荐的“最适深度”进行气管导管定位,提高喉返神经监测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几组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吗啡用于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下腹部以下的手术患者350例,按术后镇痛药液配方随机分为7组(N=50).A组,0.07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B组,0.12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C组0.125%罗哌卡因 0.08mg/ml吗啡;D组0.2%罗哌卡因 0.09mg/ml吗啡;E组0.2%罗哌卡因 0.08mg/ml吗啡;F组0.2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G组0.25%罗哌卡因 0.08mg/ml吗啡;配成100ml药液中每组均加用氟哌啶醇5mg.负荷剂量为0.125%罗哌卡因 吗啡2mg 6ml,持续剂量为2ml/h,按压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5min.结果 (1)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F、G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2)A组患者按压次数或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1/D2)比值大于5的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罗哌卡因和吗啡用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Ramesay评分各组无差异性.(3)A、B、C三组肛门排气时间及Bromage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D、E、F、G四组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4)镇痛期间所有患者无呼吸抑制,但C、E、G三组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出现例数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0.125%罗哌卡因 0.06mg/ml吗啡 氟哌啶醇5mg复合配置镇痛效果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