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拟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的2473眼术前周边眼底检查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白色变性、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色素变性、铺路石样变性、视网膜牵引、视网膜裂孔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8.0%、12.6%、5.4%、3.8%、2.5%、3.1%和2.3%。各病变的患病率与近视眼的屈光度明显相关(P<0.05)。各病变的发生部位多位于颞上象限,其次为颞下象限和鼻上象限。左右眼的患病率无差异(P>0.1)。术前对较严重的视网膜周边部退行性病变进行氩激光治疗,能显著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泪小管断裂伤之诊治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2例作者本人主持手术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和资料分析.结果32例术中全部吻合成功,30例半年以上随访,29例泪道冲洗通畅.结论①将泪小管断裂伤分为"近泪小点、近泪囊处及中段"三类利于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②诊断中要注意泪小管管壁破裂和游丝状部分离断.③"解剖学对位直视法"结合"冲洗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寻找鼻侧断端的方法.④吻合方法及置管时间长短应酌伤情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对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肛根治术,同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及时指导排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21例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顺利,均获成功,保肛率100%,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于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后早期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13眼AGV植入术后1mo内眼压升高迅速、滤泡即将包裹失败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滤泡周围纤维瘢痕,然后结膜下注射5-FU5~10mg,隔日1次共3~5次,分析治疗后3mo及1a时眼压和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3mo时,11眼眼压<21mmHg,平均眼压:(14·21±4·76)mmHg;治疗后1a,3眼失随访,随访的10眼中,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8眼<21mmHg,平均眼压(16·33±7·13)mmHg。盘周滤泡形态:治疗后3mo时,4眼引流盘周滤泡仍趋包裹,另9眼滤泡形态良好;治疗后1a,随访的10眼中有5眼滤泡形态良好。并发症: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结膜下出血等。结论:AGV植入术后早期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对于维持滤过泡形态,延长引流阀降眼压效果,减少滤过泡失败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夏启水  程毅  李强  邓晖  周雄  支乐 《药品评价》2022,(19):1200-120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当天、术后1周凝血功能,术前、术后1周红细胞压积(HCT)及隐性失血量。结果:术后1周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术后当天;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低于术后当天,且观察组PT、APTT、TT长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HCT低于术后当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隐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可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降低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上睑下垂多由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生活中的意外及眼睑肿瘤摘除手术所造成。外伤引起的上睑下垂多合并有严重的头面部外伤,受伤当时由于病情紧急,多求治于急诊外科。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对眼睑外伤一般只作初步缝合,以后才注意到并发有上睑下垂。自1993年起,我们选用有弹性的硅胶带作为悬吊材料治疗陈旧性外伤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哮喘患儿利用机械通气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模式主要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支持(SIMl V+PRVC+PSV)通气模式,对比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PH、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通气治疗时间介于24~98 h,平均(42.9±21.1)h,所有患儿经治疗后HR、p H、Sp O2、Pa CO2、Pa O2等指标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1周内所有患儿都转出ICU病房。结论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哮喘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呼吸肌疲劳症状,迅速解除患儿呼吸衰竭,挽救患儿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s组,0.3μg/(kg·h),47例]、大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m组,0.7μg/(kg·h),45例]、小剂量咪达唑仑组[Ms组,2μg/(kg·min),48例]和大剂量咪达唑仑组[Mm组,5μg/(kg·min),49例]。观察各组镇静指标、机械通气指标、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各组镇静情况比较:4组达镇静目标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镇静评分、需追加药物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达镇静目标时间最快,Ds组及Dm组均较Ms组、Mm组更快苏醒,Ds组、Dm组、Ms组均可维持适宜镇静评分,Dm组需追加药物比例最低,Ms组需追加药物比例最高;(2)机械通气情况比较:4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机械通气时间最短,Ds组及Dm组机械通气时间均要低于Ms组、Mm组;Ds组拔管时间最短,Ds组及Dm组拔管时间均要短于Ms组和Mm组;4组患儿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2h的氧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36、48h氧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组患儿镇静前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T1、T2、T3、T4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心率下降最明显(P0.05);T1、T2、T3、T4时间点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在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组患儿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谵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可以达到适宜的镇静效果,停药后能迅速苏醒、拔管,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右美托咪定镇静是PICU内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2mmMnisize腹腔镜由于其伤口比普通腹腔镜还要小5倍,因此手术创伤更小,痛苦更轻,真正体现微创伤科的优点。该文通过对15例患者进行的针式腹腔镜手术,简要介绍了有关手术操作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张剑锋  魏东芝  周雄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2):1745-1747
 目的寻求用聚乙二醇对甲氨蝶呤进行化学修饰的新方法,探讨甲氨蝶呤-聚乙二醇偶联物的体外缓释特征。方法用微波催化结合化学催化合成方法,研究甲氨蝶呤-聚乙二醇偶联物的合成反应条件并考察其溶解性能,用累积释放百分比测定偶联物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体外缓释特征。结果采用"微波催化+化学催化"的合成方法,偶联物中甲氨蝶呤的相对标准含量可达到99%以上,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128倍,水溶性和脂溶性均有明显增加。体外缓释实验表明,未经偶联的甲氨蝶呤4h后即可基本释放完全,而偶联物在经过72h以后,仍只有11%被释放出来。结论微波催化与常规化学催化相结合,是合成甲氨蝶呤-聚乙二醇偶联物的新途径,可极大地改善甲氨蝶呤的溶解性能,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