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裕凯  张兰 《华西医学》2012,(10):1588-1590
全身麻醉药物被认为是造成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期实验大都是推理性和描述性的,样本规模小,不能充分说明两者间的关系。为今后从大脑神经元形态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方面获得突破,现从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各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以及不同麻醉药的比较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择期行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180例,男97例,女83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乌司他丁组(U组)、右美托咪定+乌司他丁组(DU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前,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15min后以0.3μg·kg~(-1)·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40min停止输注;U组静注乌司他丁10 000U/kg,15~20min内完成;DU组先静注乌司他丁10 000U/kg,15~20min内完成,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15min后以0.3μg·kg~(-1)·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40min停止输注;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和补液量;于术前1d(T0)、手术开始(切皮)后1h(T_1)、术后第1天(T_2)、术后第2天(T_3)、术后第3天(T_4)采血检测多巴胺(DA)、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T_0和T_2~T_4时由精神科医师采用谵妄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AM-CR)对患者谵妄情况进行评估,记录谵妄的发生例数。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4时U组和C组DA、AD和NE浓度明显升高,T_1时D组和DU组的DA浓度明显升高,T_1、T_2时D组和DU组的AD浓度明显升高(P0.05);T_2~T_4时D组和DU组DA和AD浓度明显低于C组和D组,T_1~T_4时D组和DU组的NE浓度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5)。D组、U组和DU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D组、U组和DU组PO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或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POD发生率,两种药物复合使用并不能进一步降低POD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行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胃镜检查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每组40例。P组单纯静注异丙酚2.5mg/kg;F组先后静注芬太尼1.0μg/kg、异丙酚LSmg/kg;R组先后静注瑞芬太尼0.5Dg/kg、异丙酚1.5mg/kg。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如有影响手术操作的体动和呛咳,追加异丙酚0.5mg/kg。结果:与P组比较,F组和R组麻醉效果满意,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均可有效而安全的用于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颅内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或七氟醚,术中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并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结果52例手术全部实施控制性降压麻醉,51例实施动脉瘤颈夹闭术,1例实施动脉瘤包裹术。术毕13例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内导管,其余均未清醒带管回ICU或神经外科ICU。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衡好,患者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异氟烷、七氟烷两种吸入性麻醉药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清S-100β蛋白、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探讨其与神经炎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行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全身诱导麻醉后分别以异氟烷、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麻醉期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于手术麻醉前(T0)和手术后6 h(T1),1 d(T2),3 d(T3),5 d(T4)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并采用MMSE评分法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计算POCD发生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浓度。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2)术前两组的MMSE评分、血清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1 d和3 d时MMSE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术前及B组对应时间点(P<0.05),且术后5 d内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3)A组术后1 d和3 d时,血清S-100β、IL-1β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及B组对应时间点(P<0.05);两组术后6 h,1 d,3 d时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A组比B组升高程度更大(P<0.05)。结论:吸入性麻醉药异氟烷可引起老年患者POCD以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炎性因子表达增加,而七氟烷的影响不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烧伤科手术患儿在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烧伤科择期手术患儿48例,年龄4~12岁,按年龄和麻醉药物分为4组(n=12):A组4~7岁,Aa组8~12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B组4~7岁,Bb组8~12岁,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A和Aa组静脉泵入异丙酚4mg·kg-1·h-1和氯胺酮3mg·kg-1·h-1.B和Bb组静脉泵入异丙酚4mg·kg-1·h-1和瑞芬太尼0.2μg·kg-1·min-1.结果 4组SP、DP、HR、RR均较麻醉前降低但在正常范围(P<0.05);与A和Aa组比较,B和Bb组RR降低,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烧伤患儿在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血液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须行控制性降压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鼻内镜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脊椎手术),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控制性降压组)。控制性降压组于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硝酸甘油1.0—3.0μg&#183;kg^-1&#183;min^-1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降低30%左右(不低于60mmHg)。对照组不行控制性降压。两组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及术后24、48h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结果:控制性降压组术中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术后24、48h两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论:硝酸甘油1.0~3.0μg&#183;kg^-1&#183;min^-1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行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睡眠是人类基本生理需求之一,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下,护士已成为睡眠质量受损的高危人群,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低的现象突出。从护士睡眠质量现况、评估方法、睡眠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对健康影响,以及针对其的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维护护士睡眠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光化学疗法(Photochemical therapy;PCT),又被称为光辐照疗法(Photoradiation Therapy;PRT)或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该方法是一种光激发的物理化学疗法。在有氧条件下,光敏剂分子接受特定波长的光照后,将光能转化为分子内能并传递给氧产生多种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包括:单线态氧、氧自由基、羟自由基等,通过ROS的氧化作用破坏细胞结构、影响细胞功能,导致细胞凋亡或死亡,而起到治疗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光敏剂和发光设备的开发研制,PDT展现出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对健康组织损害小、并发症少以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以后的第四种治疗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