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内镜检查应用异丙酚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采用喷雾法、口含法、麻醉糊剂吞服法、口服祛泡剂或口服麻醉和祛泡的混合剂法等。结果应用异丙酚能减少恶心、呕吐、胃肠牵拉引起腹痛和由此引发的血压、心率的升高。结论应用异丙酚能减少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频发组与非频发组间基底动脉管壁差异.材料与方法 将经过头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并对患者眩晕进行确诊,按照患者发病病因、部位、类型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将患者划分为颈性眩晕、脑性眩晕、前庭神经性眩晕、耳性眩晕。针对患者病症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天麻素注射液10ml、低分子左旋糖酐500ml、654-2注射液10mg、氟桂利嗪10mg等药物针对患者病症进行加减治疗,用药频率为1次/d,7d/疗程。结果:100例患者中65(65.00%)例为壶腹嵴顶结石、29(29.00%)例为PCI、3(3.00%)例为梅尼埃病、1(1.00%)例为前庭神经元炎、2(2.00%)例为突发性耳聋。对患者采用针对性加减治疗后,治愈82(82.00%)例,好转17(17.00%)例,1(1.0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9.00%。结论:对眩晕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细致的了解与分析,分析发病病情对于提高确诊率,对后续的加减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因此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基底节区、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小脑、脑干等部位是脑梗死的常见部位.胼胝体由于血供丰富,同时接受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双重血供,故临床发生于胼胝体梗死比较少见[1].双侧胼胝体梗死更是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属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的传染病,该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也传染给人。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又无特异性改变,故易漏诊、误诊。现报道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以周围神经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双下肢无力1 m,加重伴双侧拇指背伸无力10 d入院。该患于入院前1 m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下肢无力,尚可行走,未诊治。入院前10 d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及视物双影,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而后双侧下肢无力加重,行走费力,进而不能站立。同时双侧拇指背伸无力,不能竖起。既往体健,曾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热敏通道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醛亚型1(TRPV1)/瞬时受体电位销蛋白1(TRPA1)通路探究清脑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疼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正天丸组(阳性对照,1.8 g·kg-1)和清脑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0.35、0.70、1.40 g·kg-1)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利血平0.7 mg·kg-1 sc注射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成功后i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结束12 h后,观察各组大鼠挠头次数及行为学变化;采用vonFrey法测试大鼠眶周疼痛阈值;酶联免疫法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试剂盒法检测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钙离子(Ca2+)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TRPV1、TRPA1与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脑组织中共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TRPV1/TRPA1通路蛋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环氧化酶2(COX-2)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清脑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正天丸组大鼠挠头次数,脑干组织NO、Ca2+、IL-1及TNF-α水平,TRPV1、TRPA1分别与MAP2阳性神经元共表达水平,TRPV1、TRPA1、CGRP、COX-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眶周疼痛阈值、5-HT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上述指标变化均呈剂量相关性,高剂量组与正天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脑止痛胶囊可能通过降低TRPV1/TRPA1通路介导的疼痛信号传导,改善偏头痛大鼠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T1 mapping技术探究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对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左室重构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通过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序列对52例于本院确诊为HCM患者的EAT、心肌细胞外容积比率(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进行测量,通过ECV衡量左室纤维化水平.将EAT以中位数划分为高、低两组,评估EAT及相关临床因素对左室纤维化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对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并进一步比较不同EAT值发生梗阻性心肌肥厚的差异.结果 高量EAT患者心肌ECV值高于低量EAT患者(P=0.003),且高量EAT发生梗阻性肥厚者多于低量EAT(P=0.012).男性ECV值高于女性(P=0.047),性别与EAT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容差≥0.1,VIF≤5),其他临床因素与ECV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高量EAT发生梗阻性心肌肥厚者增多,是HCM间质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