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影响全麻下儿童经胃镜空肠管置管成功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全麻手术并辅以经胃镜空肠管置管的患儿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一次置管成功的10例患儿作为成功组,置管次数≥2次的1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调查分析影响经胃镜空肠管置管成功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全麻患儿胃镜引导下空肠管置管成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胃动力不足、反复性置管、导丝位置无法完全掌握、退出胃镜致导丝位置移动、与屈氏韧带的距离(≥40 cm或≤15 cm)(P<0.05)。结论影响全麻患儿胃镜引导下空肠管置管成功的危险因素诸多,其中导丝位置移动、胃动力不足是置管中常见原因,因此在置管前需预先分析,并辅以相应的护理配合措施,以此提升空肠管置管成功率,促使能一次性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8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18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有2例出现髋关节脱位,有1例出现下肢静脉栓塞,其余均无其他并发症,经过手法复位和抗凝治疗后,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呼吸困难是儿科呼吸道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我院2008年1~12月对不明原因的或常规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呼吸困难患儿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多 ,因此 ,术前、术后的康复指导和护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院骨科共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5 6例 ,其中男性 2 1例、女性35例 ,年龄 5 6— 79岁 ,平均 6 5 .4岁 ;骨性关节炎 4 2膝、类风湿性关节炎 9膝、痛风 1膝、强直性脊柱炎 2膝、骨肿瘤 2膝 ;共置换 6 0膝 (有 4例患者双膝关节置换 )。1.2康复训练及护理1.2 .1术前康复训练1.2 .1.1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练习 患者平卧或坐位 ,直腿抬高 ,足跟距床面 2 0cm ,踝关节背伸拉紧小腿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医院-社区-家庭并轨联动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遵医行为及家属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12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目标策略的医院-社区-家庭并轨联动护理,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遵医行为、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属认知程度及患儿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总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家属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操作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气喘时间、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病原菌转阴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应急手术.但术后护理不当,观察不到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气管切开套管的阻塞存在着主观、客观多方面的因素,套管阻塞是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梗阻一般是由痰痂堵塞造成[2].针对气管切开套管部分阻塞时,通常采取湿化气道后将其痰痂吸出或者有条件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下吸出痰痂,保持呼吸道通畅.但该例患者湿化气道后痰痂膨胀,造成气道完全阻塞.如果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缺氧,甚至危及生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科室小组护理对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98例RV肠炎患儿等分成多科室小组护理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记录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发热、脱水、腹痛缓解时间;于干预前、干预后3 d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肝脏、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于干预后3 d比较两组患儿大便RV抗原转阴情况。结果研究组大便性状、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及发热、脱水、腹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3 d,两组血清ALT,AST,CK-MB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 <0. 05),但两组组间血清ALT,AST,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儿大便RV抗原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科室小组护理可促进RV肠炎患儿症状缓解和粪便RV转阴,有利于患儿肝脏、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