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热性惊厥对大鼠情感行为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对大鼠情感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  3 6只雄性SD (Spraq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热性惊厥组 (febrileseizuresgroup ,FS) ,发热对照组 (febrilecontrolgroup ,FG)及正常对照组 (nor malcontrolgroup ,NG)。观察各组大鼠在旷场试验 (openfieldtest ,OFT)、避暗试验 (passiveavoidancetest,PAT)以及在Morris水迷宫 (Morriswatermaze ,MWM )试验中情感行为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 【结果】 FS组大鼠与NG、FG组相比 :在OFT中穿格得分分值 ( 3 7.48± 7.0 9)降低 ,后肢性站立的次数 ( 12 .11± 4.41)减少 ,排出粪便粒数 ( 10 .62±2 .3 2 )增多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在PAT中 ,FS组大鼠犯错次数 ( 4 .0 2± 1.2 9)增加 ,且记忆潜伏期 [( 169.71± 10 3 .2 2 )秒 ]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 ,FS组大鼠搜寻站台的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可使大鼠的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对大鼠热性惊厥性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果糖干预(FDP intervention group,FD)、盐水对照(so-dium chloride solutin control group,NS)和热性惊厥组(febrile seizure group,FS)。水浴法建立热性惊厥模型;FD组于惊厥前30min腹腔注射FDP25mg/100g大鼠体重;而NS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FS组不予干预。观察各组在避暗试验(passive avoidance test,PAT)、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及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中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变化。【结果】FDP可使惊厥大鼠在PAT中的记忆潜伏期延长[FD组为(341.16±97.44)s,NS组为(227.62±92.19)s,FS组为(213.66±90.70)s,P<0.01],错误次数减少(FD组为1.84±1.27,NS组为4.97±1.18,FS组为5.06±1.38,P<0.01);在OFT中,FDP可增强反复惊厥大鼠的兴奋性(FD组得分为65.41±8.02,NS组为46.22±7.97,FS组为48.81±7.69,P<0.0 1),提高大鼠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FD组后肢性站立的次数为36.29±5.06,NS组为18.72±4.71,FS组为20.06±4.96,P<0.01),改善大鼠的紧张情绪(FD组粪便粒数为5.62±2.76,NS组为10.79±2.91,FS组为11.43±3.01,P<0.01);在MWM中,FD组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搜寻策略改善。【结论】1,6-二磷酸果糖可以改善反复惊厥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对惊厥性脑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大鼠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2004-08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对30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经水浴法诱导反复惊厥10次后随机均分为长程丰富环境暴露组(LG)、短程丰富环境暴露组(SG)和对照组(CG)。LG、SG组分别暴露于丰富环境中10d和5d,CG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大鼠在避暗试验(passiveavoidancetest,PAT)、Morris水迷宫(Morriswatermaze,MWM)及旷场试验(openfieldtest,OFT)中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变化。结果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在PAT中的记忆潜伏期延长[LG组为(323·42±98·38)s,SG组为(276·52±92·64)s,CG组为(197·13±95·11)s,P<0·01],错误反应次数减少(LG组为1·75±1·01,SG组为2·14±1·13,CG组为5·37±1·26,P<0·01);在OFT中,丰富环境暴露可增强反复惊厥大鼠的兴奋性(LG组得分为62·35±7·81,SG组为53·67±7·66,CG组为45·48±7·34,P<0·01),提高大鼠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LG组后肢性站立的次数为33·37±4·74,SG组为26·18±4·23,CG组为17·19±4·31,P<0·01),改善大鼠的紧张情绪(LG组粪便粒数为3·85±2·01,SG组为6·14±1·98,CG组为11·62±2·12,P<0·01);在MWM中,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搜寻策略改善(LG、SG及CG组直线式搜寻策略所占百分比依次为37·8%、33·6%及27·2%,χ2=41·02,P<0·005)。结论丰富环境暴露可以改善反复惊厥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对惊厥性脑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癫疒间的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癫疒间治疗效果。 方法总结1999年10月至2004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合并癫疒间的脑性瘫痪患儿的癫疒间发生率、临床类型、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抗癫疒间治疗效果。 结果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中有32例合并癫疒间,占230%(32/139);常见的癫疒间类型为强直 阵挛发作12例(375%)和部分性发作6例(188%);25例(781%)癫疒间首发于1岁前;合并癫疒间脑性瘫痪儿童的头颅影像异常及脑电图异常分别占30例(938%)和27例(844%);常见的头颅影像异常为脑发育不良11例(367%)、脑积水6例(200%),余为脑萎缩、缺氧缺血性脑病样改变等13例(433%);脑电图异常中局灶性和弥漫性所占比例分别为482%(13/27)和518%(14/27);癫疒间多发生于痉挛性脑性瘫痪中(688%);813%(26/32)的癫疒间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抗癫疒间药物治疗。 结论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疒间的发生率较高,其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分别以脑发育不良和弥漫性背景活动异常伴疒间样波发放为主;脑性瘫痪儿童的癫疒间大多为难治性,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大鼠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2004 08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对30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经水浴法诱导反复惊厥10次后随机均分为长程丰富环境暴露组(LG)、短程丰富环境暴露组(SG)和对照组(CG)。LG、SG组分别暴露于丰富环境中10d和5d,CG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大鼠在避暗试验(passive avoidance test,PAT)、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及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中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变化。 结果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在PAT中的记忆潜伏期延长\[LG组为(32342±9838)s,SG组为(27652±9264)s,CG组为(19713±9511)s,P<001\],错误反应次数减少(LG组为175±101,SG组为214±113,CG组为537±126,P<001);在OFT中,丰富环境暴露可增强反复惊厥大鼠的兴奋性(LG组得分为6235±781,SG组为5367±766,CG组为4548±734,P<001),提高大鼠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LG组后肢性站立的次数为3337±474,SG组为2618±423,CG组为1719±431,P<001),改善大鼠的紧张情绪(LG组粪便粒数为385±201,SG组为614±198,CG组为1162±212,P<001);在MWM中,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搜寻策略改善(LG、SG及CG组直线式搜寻策略所占百分比依次为378%、336%及272%,χ2=4102,P<0005)。 结论丰富环境暴露可以改善反复惊厥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对惊厥性脑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验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模型,于缺血缺氧后立即采用31 ℃亚低温分别持续3,6,15 h进行全身干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标记显示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室周白质的凋亡细胞数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p16表达降低,综合比较全部结果数据显示,且以亚低温干预3 h细胞凋亡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亚低温干预6 h,而亚低温干预15 h可出现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数降低的不良反应。结果证实,31 ℃亚低温干预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方式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织起保护作用,3 h为最佳干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儿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明确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对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分析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脑性瘫痪的围生期高危因素并。方法:对139例脑性瘫痪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脑性瘫痪的诊断年龄、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改变以及并发癫痫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9例脑性瘫痪患儿以痉挛型(66.2%)最多见,其次为手足徐动型(18.0%)和共济失调型(5.8%)。111例脑性瘫痪患儿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77.5%的脑性瘫痪患儿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围生期高危因素。64.8%的脑性瘫痪在6月龄前确诊,22.3%的在3月龄前确诊。84.7%的脑性瘫痪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0.5%)、脑积水(21.0%)、脑萎缩(15.2%)等。35.7%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合并癫痫的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达84.4%,并且以典型痫样波出现的比例较高(54.2%);未合并者以背景慢活动为主(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11,P<0.05)。结论: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个高危因素提高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及患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且哮喘规范化治疗超过6个月的哮喘患儿,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哮喘专科医生与患儿及其家长面对面沟通,可由父母共同参与完成,填写完成后由医生当场核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的118例问卷显示:①患儿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平均为5.1±3.7岁,首次喘息发作距确诊哮喘时间为2.3±1.6年;患儿中有55.1%合并过敏性鼻炎、50.0%有湿疹、28.8%有哮喘家族史;②患儿在三甲医院确诊哮喘占67.8%、二级及以下医院确诊占32.2%.89.0%的患儿在哮喘未发作时能够定期复诊,59.3%的患儿在过去12个月内有喘息发作,发作次数平均为4.2±2.5次.78.8%的患儿进行了肺功能检查,32.2%的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③51.7%的患儿使用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39.8%单独吸入激素,62.7%的家长选择喘息发作大于3次诊断为哮喘;④家长哮喘知识79.7%来自医生的讲解、44.9%为大众媒体宣传、29.7%为哮喘健康知识讲座.72.9%的家长最希望与医护人员一对一交流获得哮喘知识.结论 通过对儿童哮喘疾病的管理,可改善儿童哮喘的控制与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毒杆菌毒素(BTX)-A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批准BTX-A用于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时的肌张力增高和姿势异常。有必要对BTX-A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对小鼠哮喘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6~8周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A),地塞米松治疗组(B),氧化苦参碱20mg/kg组(C)、40mg/kg组(D)、80mg/kg组(E)干预治疗各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加氢氧化铝[AI(OH)3]佐剂致敏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HE染色观察肺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AngII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A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其他各组干预治疗后气道炎症反应均轻于A组。A组肺组织中TGF-β1、AngII可见较多阳性表达,B组地塞米松干预后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干预治疗后,C组、D组、E组的TGF-β1、AngII阳性表达均较A组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40和80mg/kg组肺组织中TGF-β1、AngII表达减少更显著,C与D,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并可抑制哮喘气道TGF-β1、AngII的表达,在哮喘治疗中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