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女,13岁.因“反复发热2个月,发现左大腿疼痛半个月余”入院.双下肢磁共振成像(MRI)示左大腿病灶,行左大腿肿块活检加清除术及抗炎治疗,术后患儿体温仍有反复.病程中体质量降低10 kg;患儿无明显感染表现;无明显的传染病接触史;无明显的药物食物过敏史;发病前无手术史;父母体健,否认遗传病家族史.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96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05/7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2.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好发于下肢的炎症性红斑及以疼痛性皮下结节损害为主的血管炎性疾病。病因复杂,除与感染、药物因素有关外,还与多种严重系统性疾病相关,儿童有关报告甚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与比较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待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获得鉴别诊断的临界值,以提高早期诊断SOJIA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共124例,记录患儿持续发热达2~4周时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随访1年以上。对资料完整的病例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诊断明确且资料完整者共96例,其中33例为SOJIA,19例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5例为血液/肿瘤疾病,19例为感染性疾病。当血清铁蛋白(SF)≥545.75 ng/ml时,可以将SOJIA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区分的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100%,若以出现皮疹或关节肿/痛加上血小板计数≥217×109/L或C3≥1.275 g/L作为标准,其区分SOJIA和血液肿瘤疾病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若以SF≥441.7ng/ml加上出现皮疹或关节肿/痛,那么其区分SOJIA和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到100%。结论结合发热待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提高早期诊断SOJIA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管理联勤机制(简称"大联勤")是指运用信息化指挥系统,综合协调、调度街镇行政管理部门,统筹社会化参与,开展联合巡防,依法管理城市公共空间,保障城市稳定有序健康运行的机制。嘉定区开展的大联勤主要特点是街镇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巡查和多部门综合处置。大联勤有效改变了卫生行政执法部门在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一家承担的局面,缓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延期手术的疗效分析(附90例病例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410006)周征宇罗建红李炳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甚多。我院1982年1月至1986年12月间共收治可手术女性乳腺癌450例,其中延期手术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经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预防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严格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设计.对50例DukesA、B和C期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予以门静脉插管5氟尿嘧啶化疗。并以同期50例Dukes A、B和C期行单纯大肠癌根治术患者作时照。观察两组术后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肝转移率34.0%(17/50)。1、3、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61%、82.21%、73.89%和25.16%;对照组术后肝转移率72.0%(36/50),1、3、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28%、79.91%、52.16%和13.11%,两组5年和10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两组Dukes A和B期,术后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的同时予以门静脉化疗可有效降低肝转移发生率,延长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环磷酰胺与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环磷酰胺的标准治疗与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霉酚酸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高于环磷酰胺治疗组,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磷酰胺组的死亡率、感染率、闭经率均高于霉酚酸酯组,霉酚酸酯组的腹泻发生率高于环磷酰胺组.结论 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至少与环磷酰胺相当,药物的总体不良反应轻于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8.
邓宏武  周征宇  梁英  向春菊 《武警医学》2012,23(10):897-898
静脉化疗和长期输液是乳腺癌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途径,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产生刺激,药液渗出后损害周围组织及反复静脉穿刺,都将给患者带来痛苦。置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完全置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用于化疗药物、静脉营养液的输注及血样的采集等。  相似文献   
9.
外科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行外科治疗的胃癌肝转移患者25例,17例为同时性肝转移,8例为术后发现的异时性肝转移。其中单转移灶15例,多转移灶10例。行不规则肝切除16例,左外叶切除4例,左叶切除3例,右叶切除2例,术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16例。结果1例同时性肝切除患者术后死于肺部感染、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余24例均获随访,中位时间25(7—60)个月。胃癌肝转移灶切除后1、3年生存率为68.5%和29.8%,原发癌浸润表浅、淋巴结转移少、单转移灶、异时性转移及转移灶有包膜是影响生存率的有利因素。结论同时及异时性胃癌肝转移可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但应注意手术指征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介素10(IL-10)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其紫癜性肾炎(HSPN)的相关性,了解其在HSP中的作用地位.方法 应用ELISA技术对32例HSP患儿的血、尿TNFα、MIF和IL-10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前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以及健康志愿者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SP患儿血TNFα、MIF和尿TNFα、MIF、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儿童,而血IL-10与健康志愿者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患儿血MIF、IL-10水平显著低于SLE患儿,而血TNFα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的尿TNFα、MIF、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紫癜肾患儿血、尿TNFα和尿MIF水平显著高于非紫癜肾患儿,但血MIF和血、尿IL-10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可能与HSP及其HSPN,以及MIF可能与HSPN存在某种更为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