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冬,我区少数县市局部地区发生脊髓灰质炎爆发流行,至1990年春共发生99例,发病率为3.2/10万。1990年开始实施湖北省消灭脊灰规划,在开展常规免疫的同时,对部分县市进行了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1993~1996年又按全国统一方案,在全区对0~4岁儿童进行3次6轮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控制了脊灰的病毒传播,连续3年未发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来堪与方法1,强化免疫接种资料,由各县市防疫站收集汇总上报。人口资料由地区统计局提供。病人粪样由省卫生防疫站计免科检测。2.核对各县市…  相似文献   
2.
洪涝灾害后急性传染病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湖北省咸宁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为揭示大灾之后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考核救灾防病措施效果 ,指导今后的灾后疫病防制工作 ,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急性传染病疫情资料 来源于各县市区常规疫情报告 ,灾期疫情周、日报。1.2 防治资料 来源于各县市区和市直防治专业队现场调查记录 ,防治工作简报。1.3 人口资料 来源于市统计局。将上述资料逐一核实 ,按洪灾形成的自然规律 ,将 1998年划分为灾前期 (4~ 6月 ) ,灾期 (7~ 9月 ) ,灾后期 (10~ 12月 ) ,灾后效应期 (1999年 1~ 3月 )作为一个年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咸宁地区实施冷链后11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表明,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每隔2-3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的周期性规律仍未打破。流行高峰由局部暴发所致。季节性高峰非流行年在4月,流行年在5月。发病有以1-3岁的幼儿为主,7-14岁儿童病例所占比重大于4-6岁。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漏种,免疫失败和抗体衰退,少数地区接种工作不落实,易感儿大量积累,酿成局部暴发。  相似文献   
4.
5.
周国甫 《疾病监测》2007,22(6):426-426
2005年9月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发生一起不明原因发热疫情,患者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减少,部分患者有心、肝、肾脏损害,并有人传人的特点。经卫生部、省、市三级流行病学专家现场流调、临床医学专家多次会诊及血清学检查,未查明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查明不明原因发热疫情的病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集病人及密切接触者静脉血液、粪便、鼻咽拭子、尿液等样品.应用胶体金法检测病人鼻咽拭子.利用全自动血球、生化等分析仪器进行全血、尿液及血清标本的检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荧光(IFA)等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急性期、恢复期抗体(IgM、IgG)检测,血液、粪便等标本采用增菌培养等方法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 运用ELISA、IPA等方法检测首发病例及续发病例血清(急性期、恢复期)标本6份,临床及血清学等实验室共检测白细胞、丙氨酸转氨酶、伤寒、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无形体等20项指标,其中抗无形体抗体(IgG)2份阳性,其效价分别为1∶64、1∶128.其他血清学结果均阴性.结论 该疫情试验结果还有待于无形体病原分离及相关的实验鉴定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咸宁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8个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进城务工人员对大部分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知晓率差别不大,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差别明显,其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农村地区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定会对全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批艾滋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已成为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具毁灭性的疾病.为了解咸宁地区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传播来源和获得需求,作者于2009年7月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相似文献   
9.
10.
分析了咸宁地区1990年死因监测点居民YPLL,计算年龄阈值为1~64岁。全部死因的YPLL为37615人年,YPLL率为56.20‰,标化率为55.40‰。YPLL位次分别是意外死亡、传染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病、心脏病、消化系病和脑血管病。各类死因的标化YPLL率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02~2.02:1;意外死亡、传染病和呼吸系病的YPLL和标化YPLL率以1~4岁组最高,而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在35岁以后明显增高。为减少人口寿命损失,今后应注意意外死亡的预防,加强对传染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提高人口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