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因其迁延难愈 ,往往以虚实相兼的证候特点表现于临床。虚指脾胃气阴亏虚 ,胃膜失养 ;实指瘀血内停 ,胃络痹阻。笔者从事消化内科多年 ,对其辨治略有心得。现试就 CAG从血瘀论治 ,谈一点肤浅认识和体会。1 血瘀的成因及其转归CAG大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演变而成。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粘膜固有腺体萎缩 ,甚至消失 ,是一个由气及血 ,由经入络的渐变过程 ,脾胃虚弱与瘀血阻络是其基本的病理改变。气为血帅 ,血随气行 ,而气之源头在于脾。CAG患者脾胃本弱 ,加之调养失当 ,外邪侵袭等因素 ,致使中气更虚 …  相似文献   
2.
萎缩性胃炎以胃痹命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致中 《江苏中医》2000,21(7):36-37
通过对《内经》论痹的探讨,对萎缩性胃炎与痹证病变特征相似性的探讨,以及对临床工作中对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命名的不合理性的探讨,认为萎缩性胃炎可心“胃痹”命名,以利于指导临床辨证分型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我院王德元老中医从医50余年,学验俱富,尤擅长治脾胃病,积多年之临床经验,总结出治胃痛十法,疗效卓著。笔者曾有幸随王老临证数载,多有新悟,将其治胃痛诸法运用于临床,颇为应手,兹举数例介绍如下。1病例分析1.1泄热清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典型病例:男,57岁,工人。半年前因胃窦小弯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刻下中上腹烧灼样疼痛,食后尤甚,呕吐黄绿苦水或夹有食物,伴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秘,舌苔薄黄而燥,脉弦而数。内镜检查报告为残胃胆汁反流性胃炎。乃辨为肝胆郁热化火犯胃,胃气上逆,治拟泄热清胃法。药用柴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内经》论痹的探讨 ,对萎缩性胃炎与痹证病变特征相似性的探讨 ,以及对临床工作中对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命名的不合理性的探讨 ,认为萎缩性胃炎可以“胃痹”命名 ,以利于指导临床辨证分型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不寐从胃论治临证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致中 《新中医》1994,26(2):17-17
不寐从胃论治临证体会吴致中1宿食停滞案黄×,男,45岁。形体素丰,喜饮善啖,睡眠亦佳。旬前因醉饱而卧,醒后即胸闷腹胀,渐至腹满加重,入夜则辗转床第,不能入寐,而白昼精神困顿,头晕,恶心,纳差,大便粘溏,临厕不畅。各类体查均正常。舌苔厚腻,脉弦滑,证属...  相似文献   
6.
论食复     
食复,《简明中医辞典》释为:“因饮食失宜,引起疾病复发。”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重视病后的饮食调养。饮食调配得当,选择适宜,确能补虚益损,助发生机,有益于康复。但是,由于一些病家康复心切,或有些病人不知自节,食补太早或食补太  相似文献   
7.
脾胃学说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虽病因多端,但总由脾胃损伤所致,以胃热脾虚为其基本病机,应以清胃温脾作为主要治疗法则。本病常以脾虚为本,胃热为标,然病情复杂,证型多变,临证应善于变通。血止之后,宜用畅中焦、滋化源、弥络护膜之品收功。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调理脾胃在治疗阳萎诸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运用时主要有补中益气、养胃润燥、健脾化痰等法,据症选用,俾脾胃功能得以复常,则阳事自兴。  相似文献   
9.
著名胃病学家徐景藩教授学贯中西,经验丰富,尤其对血瘀胃痛见解独到,用药颇具特色,笔者曾有幸随徐教授临证。口传心授,获益良多。现将其从瘀论治胃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