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文学语言特质内蕴于“儿童性”与“文学性”两个范畴中。叶圣陶的儿童文学语言探索融合了语言的工具性与思想本体性,在对内外资源的语言转换中,将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和翻译文学融合为儿童文学语言的源头,推动了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母语现代化进程。考虑到儿童文学作家与读者“非同代人”的机制,叶圣陶力主儿童教育介入儿童文学语言传统的再造工程。由于“为儿童”与“为成人”的价值两歧,叶圣陶儿童文学语言实践从思想与语言的同一性中寻找平衡,着力于从跨代际的语言转换中创构儿童文学新范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研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接收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分析研究两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1.30% vs.82.6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35% vs.19.57%)(x2=5.126、8.365,P<0.05);研究组骨性愈合时间为(17.2±9.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7±8.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83,P<0.05).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成分与男性冠状动脉慢血流( SCF)的关系。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经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男性患者199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分为SCF组151例,正常对照组48例,比较2组临床变量。结果2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史和冠脉轻度狭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SCF组年龄较低,而高脂血症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血液细胞成分比较发现SCF组白细胞计数[6.70(5.62,7.94),6.12(5.38,6.65)]、血红蛋白[150(142,157),145(137,151)]和红细胞压积[43.2(40.74,5.0),42.2(40.4,44.2)]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高脂血症( P =0.014,OR 2.385,95%CI 1.197~4.753)和血红蛋白( P =0.030,OR 1.034,95%CI 1.003~1.066)是SC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脂血症和血红蛋白是男性冠状动脉SCF的临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直接胆红素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关系。方法经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患者335例,根据直接胆红素水平分为观察组166例(直接胆红素3.02(2.55,3.82)μmol/L),对照组169例(直接胆红素1.82(1.51,2.11)μmol/L),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男性比例(64.5%)、血红蛋白(143.0(131.0,152.0)g/L)及肌酐(73.00(62.00,83.00)μ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40.8%、138.00(126.00,148.00)g/L、66.00(60.00,75.00)μmol/L),高脂血症比例(55.4%)、白细胞计数(6.00(5.21,7.11)×109/L)、血小板计数(199.00(169.00,230.80)×109/L)、纤维蛋白原(2.58(2.30,2.86)g/L)水平低于对照组(67.5%、6.49(5.66,7.54)×109/L、217.00(189.50,252.30)×109/L、2.70(2.42,3.09)g/L)(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率为44.0%,对照组为4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直接胆红素的临床影响因素为性别(OR=0.388,95%CI:0.160~0.944,P=0.037)、高脂血症(OR=0.498,95%CI:0.301~0.824,P=0.007)和血小板计数(OR=0.994,95%CI:0.989~0.999,P=0.031)。结论血清直接胆红素并非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临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3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及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4例青年女性(年龄≤4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患者(46例)和多支病变患者(18例);选取同时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青年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关系.结果 ①青年女性中,心肌梗死组高血压比例(56.2%,36/64)高于对照组(8.3%,5/60),多支病变患者高血压比例(77.8%,14/18)高于单支病变患者(47.8%,22/46) (P <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年女性患者中,高血压[比值比(OR)=16.173,95%置信区间(CI):4.130 ~ 63.328]、血红蛋白(OR=1.039,95% CI:1.002 ~1.078)及尿酸(OR=1.008,95% CI:1.001 ~ 1.016)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③心肌梗死组中,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38.9%,14/36)多于非高血压合并多支病变患者(14.3%,4/28) (P<0.0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77.8%,14/18)的比例高于单支病变组(46.2%,18/39) (P <0.05).结论 高血压是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的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展第一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技术以来,越来越多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但ICD植入后也会有一系列问题让患者和医生感到无奈和恐慌.ICD电风暴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1],特别是在ICD植入后1年内,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电风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ICD电风暴是指患者在植入ICD后,24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需ICD干预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速/室颤),是植入ICD后所特有的现象[3].ICD对这种恶性心律失常的转复治疗过程会自动保存在脉冲发生器中,在程控仪调取时医生会回顾性地看到事件的记录.自从"家庭监测"功能应用到临床后,ICD在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ATP)或者电除颤后,能立即传输当时的腔内心电图等资料,让医生及时了解到发生的事件情况,使对植入ICD患者的病情监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下,通过ICD电风暴患者经家庭监测实时传输数据资料,进而完成远程会诊、协助治疗的实例,总结远程数据传输在ICD电风暴抢救时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远程数据传输对慢快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急性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明确诊断为慢快综合征并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120例,按植入起搏器是否具有远程数据传输功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8)和远程监测组(n=52).按照随访方案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有意义随访[随访时进行了起搏参数调整和(或)药物的调整]及非常规随访(患者因不适、担心等任何原因在随访方案以外的时间主动到医院进行的随访)率的差别及非常规随访的原因.结果 在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有20例(29.4%)就诊,远程监测组有30例(57.7%)得到医生的复诊建议,其中29例到医院就诊,两组非常规随访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中18例(26.4%)患者进行了有意义随访,远程监测组27例患者进行了有意义的随访(51.9%),两组有意义随访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首次随访40%是由于心慌不适感觉就诊.术后3个月内收到的监测组患者报警信息主要是因为高心室率(59.6%)和频繁的模式转换(51.9%).结论 起搏器远程数据传输可及时发现慢快综合征患者起搏术后起搏参数及药物调整需求,指导患者到医院进行有意义随访.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憋闷,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进行溶栓治疗,当时血小板1000×10^9/L,病情稳定出院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半月前劳累后再次出现胸骨后闷痛,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诊断为前壁心肌梗塞。再次进行溶栓,病情稳定后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RNA-34(miR-3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就诊卵巢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癌组织标本92例为卵巢癌组,另取相应癌旁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miR-34与IMP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蛋白表达。根据检测结果将miR-34分为高表达组(42例)、低表达组(50例),IMP3阳性表达组(54例)、阴性表达组(38例),观察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卵巢癌患者miR-34与IMP3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分析卵巢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卵巢癌组miR-3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MP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IMP3均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腹腔积液转移有关(χ21=13.401、9.405、15.756、10.683、4.843;χ22=27.819、18.386、15.222、7.188、4.392,P<0.05);miR-34与IMP3呈显著负相关(r=-0.608,P=0.000);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R-34高表达组患者PFS与OS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IMP3阴性表达组患者PFS与OS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在卵巢癌中表达水平降低,而IMP3表达水平升高,两者均可为卵巢癌诊断提供依据并可作为监测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