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在CT定位下钻孔置管入血肿腔,采用不同大小压力抽吸血肿,抽吸压力为40~65kPa,平均抽吸压力52.5kPa.抽吸血肿量为20~60mL,平均抽吸量40mL.结果:本组病例中恢复良好者23例(46%),中残19例(38%),重残8例(16%).结论:在CT定位下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手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9月170例血肿量35-125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手术的疗效,其中113例采用超早期手术,57例采用早期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超早期手术组存活率、3d内意识恢复、平均病程、ADL功能分级Ⅰ-Ⅲ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P〈0.05)。结论:不同时期手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有显著影响,超早期手术治疗其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早期手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脑幕切迹切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小脑幕切迹切开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整体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良好率明显更高,发生中残、重残、植物生存以及死亡的几率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幕切迹切开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措施、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按照GOS分级法评估预后,其中Ⅰ级死亡3例(呼吸衰竭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Ⅱ级植物生存2例,Ⅲ级重度残疾6例,Ⅳ级中度残疾4例,Ⅴ级轻度残疾2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病情重、死亡率高,给予及时诊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其中呼吸机PEEP技术是纠正缺氧、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210例已进行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患者设为M组,与术后未出血康复的患者设为N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 M组中4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出血后凝块形状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脑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有关,其中脑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关系密切,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关系,其中脑出血后7~20h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的C-反应蛋白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 d、3 d、5 d、7 d,两组病例的血糖均逐渐下降,但是治疗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对于降低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空腹血糖具有理想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及腰大池压力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本科30例因各种原因致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患者早期行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引流.并监测脑室及腰大池压力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有2例因腰大池过度引流诱发了脑疝(2/30,6.67%),其中1例为小脑幕切迹疝,1例为慢性枕骨大孔疝,经夹闲腰大池引流管,开放脑室引流后脑疝得到纠正,病情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动态监测脑室及腰大池压力,缓慢匀速行脑脊液引流,能避免压力差的出现及脑疝发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与监测手段,微侵袭、创伤小、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理状态下颅内静脉窦压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收集其颅内静脉窦压及颅内压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颅脑损伤早期,颅内压低于4.0kPa时,颅内压与颅内静脉窦压呈正相关(r=0.577,P〈0.001)。随着颅内压的逐步升高,颅内静脉窦压增加并不明显,出现一相对的平台期,当颅内压上升至6.25kPa时。颅内静脉窦压反较平台期略有下降。结论在颅脑损伤早期,颅内压与颅内静脉窦压存在一压力梯度,保持颅内静脉的通畅对控制颅内压的升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病例治疗预后按目前常用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GOS评分):Ⅰ级4例,Ⅱ级2例,Ⅲ3例,Ⅳ2例,Ⅴ级2例,死亡5例;基底节区是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常见部位。结论脑梗死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和防治及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降低残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手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9月170例血肿量35~125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手术的疗效,其中113例采用超早期手术,57例采用早期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超早期手术组存活率、3d内意识恢复、平均病程、ADL功能分级Ⅰ~Ⅲ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P0.05)。结论:不同时期手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有显著影响,超早期手术治疗其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早期手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