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检测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行无创产前检测的自然受孕单胎孕妇5170例,在孕12~22周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行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检测,对提示染色体缺失重复者行产前遗传咨询,经孕妇及其家人知情同意后孕18~24周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检测,分析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检测与染色体核型及微阵列分析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无创产前检查提示染色体缺失重复病例27例均接受了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异常11例,其中9例与染色体微阵列结果相符(33.3%);不相符2例微阵列结果提示为多态性。无创产前检查提示性染色体异常12例中11例接受羊水穿刺,检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7例,符合率63.64%。结论:高通量测序无创性产前检测技术对产前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的筛查具有临床价值,但针对染色体缺失重复及性染色体异常检测的临床符合率不高,当提示染色体异常时必须行有创性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微阵列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诊断单脐动脉及合并胎儿先天性结构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产前筛查的142例单脐动脉及72例单脐动脉合并胎儿先天性结构畸形的超声特点,分析单脐动脉合并畸形类型及胎儿结局。结果:142例单脐动脉中合并胎儿先天性结构畸形72例,发生率为50.70%(72/142);单脐动脉合并多发畸形较单发畸形多见,其中伴发1种畸形26例占36.11%(26/72);合并2种及2种以上畸形46例占63.89%(46/72);合并畸形中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较为准确、及时的发现单脐动脉,并能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无合并先天性结构畸形,从而有效指导临床产科处理,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AD2、BU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人类胚胎染色体分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102例自然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数目,将自然流产胚胎分为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胚胎绒毛组织中MAD2、BUB1 mRNA和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结果:①102例自然流产胚胎中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50例(49.02%),其中多倍体9例、非整倍体36例、嵌合型5例。②异常组胚胎绒毛中MAD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9±0.19和0.45±0.0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0.80±0.21和0.42±0.08,P<0.05)。③异常组胚胎绒毛中BUB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23和0.35±0.05,与正常组(0.98±0.25和0.33±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MAD2在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中高表达,延长了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的有丝分裂阻滞持续时间,在保证染色体正确分离、维持基因组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BUB1是SAC的上游基因,在延长有丝分裂阻滞中不起主要作用,但其正常表达对于SAC发挥功能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孕中、晚期羊水细胞培养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904名妊娠中、晚期孕妇,采用羊水细胞培养联合FISH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分析诊断结果并总结两种诊断方式各自的优缺点。结果:2904份羊水标本中2815份培养成功(96.9%),标本自接种、培养至核型分析均分为两组,两组分析2815例羊水染色体结果均一致。在成功培养的2815份标本中发现异常核型139例(4.94%)。2904份羊水标本FISH检测均成功,成功率100.00%。FISH检测共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90例,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染色体核型检出的3例染色体缺失重复、44例结构异常及2例嵌合异常未被FISH检出。结论:孕中、晚期羊水细胞培养的成功率值得肯定,结合FISH实验能够实现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快速、早期判断,是传统细胞遗传学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Y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对来院做优生咨询的夫妇及个人中的1 156例男性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及G显带并行核型分析.结果 在1 156例男性受检者中检出异常Y染色体者81例(异常检出率为7.01%,其中大Y染色体75例、小Y染色体1例、Y染色体部分缺失4例、嵌合体1例),其临床表现为不育和(或)无精症.结论 Y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三重PCR技术检测缺失型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基因部分外显子和性别鉴定位点amelogenin基因,探讨该技术对DMD家系中致病基因携带者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的可行性.方法:显微操作取正常男性、正常女性和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缺失型DMD患者单个淋巴细胞及无DMD家族史夫妻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pre-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废弃的单个卵裂球细胞,采用三重PCR技术扩增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结果:64枚正常人单个淋巴细胞的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93.8%,93.8%和95.3%,假阳性率为2.8%;48枚8号外显子缺失型患者单个淋巴细胞的DMD基因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均为95.8%,假阳性率为3.3%;48枚47号外显子缺失型患者单个淋巴细胞的DMD基因8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均为95.8%,假阳性率为0;40枚单卵裂球细胞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82.5%,80.0%和77.5%,假阳性率为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单细胞三重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扩增阳性率和特异性,有望在缺失型DMD家系中进行PGD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象与方法 2698例染色体检查标本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包括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畸形儿等)、不孕症、闭经、试管婴儿、供精者体检、孕前保健等原因就诊的成人患者2431例,智力低下、先天畸形、生长发育落后等就诊的儿童患者26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urner综合征不同核型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分布情况及临床表现。方法:对79例Turner综合征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部分患者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79例中共检出18种不同类型核型,其中含Y及双着丝粒idic(X)的核型均经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证实为Y染色体及双着丝粒X染色体。结论:Turner综合征中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异多样,其中以XO及i(Xq)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母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 HCG)在孕中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NTD)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DELFIA)双标记抗体对孕妇血清AFP和Free-β HCG进行检测,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生育史等因素,采用Perkin Elmer公司配套产前筛查分析软件2T-Risk(2T)估算风险概率。结果在20 784例孕中期妇女中,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高危筛查阳性率分别为4.0%、0.8%和1.6%。经细胞学核型分析25例确诊为染色体异常,另外29例经四维彩超检查证实为神经管缺陷(NTD)。结论孕中期母血清二联(AFP,Free-βHCG)是较可靠的无创性的产前筛查方法,对减少唐氏儿和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极大的帮助,但应提高实验室操作质量和风险评估软件的质量,尽量减少假阴性的发生率,减少或杜绝漏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