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病毒血症存在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不同人群的血清标本做了抗-HCV、抗-HCVIgM和HCVRNA的检测,并对三项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抗-HCV在普通成年人、献血员、急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是357%,858%,625%和4838%;与HCVRNA的符合率分别是1143%,6111%,800%和7333%。相同人群抗-HCVIgM与HCVRNA的符合率分别是75%,909%,8181%和100%。结论抗-HCVIgM比抗-HCV能更客观地反映HCV病毒血症的情况,个别抗-HCV阴性血清检测到了抗-HCVIgM和HCVRNA。  相似文献   
3.
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丹参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青霉素、甲硝唑同时加用丹参注射液,对照组50例仅使用青霉素与甲硝唑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的改变。结果 两组治疗后相比: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为76%,差异有显著性(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1%和3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炎性包块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2004-2006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变化特点。方法根据2004—2006年流感监测结果对吉林省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并鉴定流感病毒,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人群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监测哨点医院2004—2006年临床诊断的流感样病例数基本持平,冬季可见1个波峰;全省发生暴发疫情0起;两个监测年从1350标本中分离病毒71株,其中甲1型39株(54.93%),甲3型7株(9.86%),乙型(yamagata株系)流感病毒24株(33.80%),乙型(victorian株系)流感病毒1株(1.41%),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以抗A3抗体最高,抗乙型(victorian株系)抗体最低。结论2004—2006年吉林省流感流行以低水平散发为主。提示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除了及时发现甲型变异株的出现,还应密切关注乙型(victorian株系)的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5.
6.
治疗量消渴丸引起低血糖昏迷2例本溪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117000)王宏艳辽宁大学医院(110034)钱霞例1.男患,65岁。因突然头晕、昏迷1小时于1979年7月28日到急诊科就诊,以昏迷原因待查收观察室。查体:体温36.5℃,脉搏92次/分,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患者的失败模式,总结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Ⅲ期胸段食管鳞癌行同期放化疗患者2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5例患者中治疗失败108例(50.23%),淋巴结转移38例(35.19%),原发肿瘤未控或复发及远处转移70例(64.81%),其中原发灶未控或复发36例(33.33%),远处转移34例(31.48%),包括肺转移21例(19.44%),肝脏转移6例(5.56%),胸膜腔转移4例(3.70%),脑转移2例(1.85%),脾脏转移1例(0.93%)。结论:淋巴结跳跃转移是食管鳞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局部复发仍是食管癌治疗失败模式,应足够重视放疗的局部控制。淋巴引流区域预防性放疗或可降低食管癌治疗失败率,原发肿瘤给予根治剂量放疗可能有助于显著降低局部失败率,食管癌远处转移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BCT与数字曲面体层片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58颗)牙种植治疗患者同时采用CBCT和数字曲面体层检查方法,将得到的术前颌骨牙槽骨量和术后骨结合的影像结果对照,分析差异性。结果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量不足CBCT检出阳性率为28.57%;数字曲面体层影像检查检出阳性率为7.14%。经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量不足CBCT和数字曲面体层影像检查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6.36%、9.09%。经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牙术后3个月种植体未发生骨结合的阳性率,CBCT检出阳性率为3.45%(2/58);数字曲面体层片检出阳性率为8.62%(5/58),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际临床检测发现仅1例未发生骨结合,阳性率为1.72%(1/58)。结论 CBCT是种植牙术前目前颌骨骨量测量较为可靠方法。CBCT与数字曲面体层片相比,数字曲面体层片存在变形,牙槽骨高度数据测量值普遍偏大。在术后检查中CBCT能更清晰地反映种植体周围骨质,评估种植手术的成功与否及对上部结构的修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妇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皮质醇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人群性行为的变化,VVC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年龄以21~35岁多发,夏秋季节因湿度大、气温高,易发病[1]。西医治疗采用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近年来,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抗真菌药物治疗尚不能达到理想疗效,临床常采用联合用药。中医应用中药内服、外治(冲洗、熏蒸)、针灸等均收获一定疗效[2]。笔者运用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抗真菌治疗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诊的VVC患者89例,以同期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日前发表报告称,他们破解了一种常见感冒病毒——鼻病毒的传染机制。鼻病毒是一种微小的圆形粒子,其内部包含着大量遗传物质,而外部由一层蛋白质壳体包裹。研究小组发现,本来折叠盘曲在壳体内的链状病毒RNA,在感染宿主细胞之前,是以链上不同部位“粘上”不同的蛋白质而逐步伸展打开的。鼻病毒属于小RNA病毒家族,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治疗小RNA病毒引发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