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科协作和患者参与下临床用药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民彦  李鹤梅  吴润桂 《海南医学》2010,21(12):118-121
目的有效控制临床用药风险,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监测到的临床用药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评价,针对现有药品治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风险控制方法。结果临床药物治疗涉及环节多,风险大,需要系统而有效的防范措施。结论医院应重视患者安全,并在院内构建一个用药风险控制系统,防止用药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病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DL-C及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下降(P<0.05或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与血浆HDL-C呈正相关,与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低胆红素水平对脂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3H-TdR体外参入小鼠移植性肝癌细胞DNA合成抑制实验结果表明,PHA体外有增强肿节风和胍唑等抗肿瘤药物对小鼠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PHA浓度(0.025—0.4mg/ml)无明显关系;而当PHA先与癌细胞悬液混合保温1小时后再加入抗肿瘤药物(胍唑)继续保温1.5小时,则比PHA、抗肿瘤药物(胍唑)和癌细胞悬液三者同时进行保温的抑制率有明显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新鱼腥草素(Neo-Houttuyninum)化学名为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也有用于治疗孢子丝菌病。为探索新鱼腥草素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本文试用于体外抑制小鼠移植型肝癌(腹水型)细胞及新鱼腥草素瘤苗对小鼠移植型肝癌(皮下型)抑制作用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和延迟静脉溶栓与血浆BNP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31例溶栓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早期溶栓组(6h内,21例)和延迟溶栓组(6-12h,10例),测定溶栓前,发病24h和5天时的血浆BNP,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组内溶栓后BNP水平高于溶栓前(P〈0.05),发病5天低于发病24h的BNP(P〈0.05),溶栓前和发病24hBNP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溶栓组发病5天BNP明显低于延迟溶栓组(P〈.0.01)。结论早期静脉溶栓较延迟静脉溶栓明显降低血浆脑钠尿肽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酮醛、十一烯酰乙醛加成物及乙酰乙醛苯甲酰加成物是新鱼腥草素的同系物,系我校天然药物研究室有机合成组研制合成。在研究新鱼腥草素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细胞的DNA、RNA及嘌呤合成抑制作用的基础上,又以相同的标记前身物参入方法,对上述三种药物进行研究,借以了解新酮醛等药物体外对小鼠肝癌细胞的DNA、RNA及嘌呤合成的抑制作用,并了解新酮醛在体内和半体内实验条件下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度甲胺磷中毒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度甲胺磷中毒1例广东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吴润桂,王兆闽病例报告男,35岁。于1992年6月17日上午在田间喷洒农药“甲胺磷”时,突然口吐白沫,不省人事,送当地医院抢救,未见好转,于13时30分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6.8℃,呼吸24次/分,血压23/...  相似文献   
8.
1986年4月,本院收治了某林场民工同餐毒蕈中毒的患者11人,主要表现为神经及胃肠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尚有血管-神经性反应。毒蕈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残托斑鹅膏(Amanita kwangsiensis wang)。该蕈是我国广西首次发现的一种毒蘑菇。中毒病例在国内罕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和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的血脂和CRP,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RP均有明显降低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治疗前后TC,LDL-C,HDL-C变化值均与CRP无关。结论他汀类药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抑制炎性活动,以及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非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对98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基层医务人员的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男性医务人员的焦虑及偏执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性;高学历的医务人员强迫症状及抑郁因子分均较低学历者高;工作年限小于或等于10年的基层医务人员的敌对因子分较工作年限超过10年者高,而精神病性因子分则较低.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提示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