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Ph^1染色体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生物学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用流式细胞仪对直接免疫荧光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分型;采用改良的热处理姬姆萨(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同时应用RT-PCR检测ABL/BCR融合基因和MDR1耐药基因。治疗采用针对AML、ALL或二者兼顾的方案。结果Ph^1染色体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治疗效果差,生存期较短。结论Ph^1染色体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临床注射用IFN-α GM-CSF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向树突细胞(DC)的分化及其免疫效应。方法:将取8例CML慢性期患者的BMMNC,接种于用含100 mL/L人AB血清的RMPI1640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A组:GM-SCF IL-4;B组:临床注射用IFN-α GM-CSF)后进行培养。培养8 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上的表面标记。采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MLR)检测DC刺激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结果: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下分别培养诱导8 d后的DC,其特征性表面标记(CD80、CD86、HLA-DR、CD83、CD1a)的表达率均高于培养前的DC(P<0.05);但培养8 d的两组DC表面标记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allo-MLR在DC与淋巴细胞之比为1∶10时,B组的刺激指数高于A组(P<0.05)。DC能够刺激异体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CTL。结论:CML患者的BMMNC在GM-CSF IFN-α诱导下培养后分化的DC可较强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可杀伤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有望用于CML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
酸化甘油30秒溶血试验吴浩清成也宽余亚萍华铮(常州市第一医院常州21300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红细胞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呈百分之百阳性。但AGLT试验特异性不甚理想,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6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1例再障-PNH综合征,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膜CD55和CD59标记率。6例PNH患者均表现出CD55和CD59下降(P<0.01).11例再障-PNH综合征患者也表现出CD55和CD59下降(P<0.05)。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8例CD55和CD59标记率在95%以上.2例标记率在85%以上,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血细胞膜上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相关蛋白CD55和CD59的缺陷与PNH有密切关系。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血细胞膜CD55和CD59可作为诊断PN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婴幼儿心肺转流(CPB)围术期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及止血作用.方法 45例3岁以下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分别在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A组)、乌司他丁(U组)或未用药(C)组;选取4个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GP Ⅰ b和GPⅡb/Ⅲ a及血小板计数;记录术后纵隔引流量及输血量.结果 GP Ⅰ b、GP Ⅱ b/Ⅲa组内及A、U组与C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U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U组术后纵隔引流量明显少于C组(P<0.05),U组与A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输血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在婴幼儿先心病围术期通过保护GP而对血小板功能有部分保护作用,从而减轻术后非外科性出血,减少输血量,可取代抑肽酶作为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血液保护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14q32易位与13q14缺失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应用RB1、D13S319和LSI IGHC/IGHV探针检测49例MM患者骨髓标本中RB1基因、13q14.3缺失及14q32易位,结合临床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49例MM患者有26例(53.1 %)检测到14q32易位,25例(51.02 %)存在13q14缺失(其中18例检测到13q14.3缺失,9例存在RB1缺失)。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4q32易位多见于浆细胞比例高的患者(r=0.316,P=0.27),与患者年龄、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免疫球蛋白分型、β2微球蛋白及肾损害无相关性(P>0.05)。结论 13q14缺失及14q32相关的易位在MM中发生率均较高,两者有密切相关性;14q32易位的MM患者浆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14q32易位的检测可作为预测MM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早期死亡APL患者形态学、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和PML/RARα融合基因特点,并详细记录年龄、性别、起病时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BPC)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骨髓中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BMLP%)、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等。结果:63例APL患者中13例早期死亡,早期死亡率20.63%。13例早期死亡APL中,7例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0×109L-1,9例形态学上表现为M3v,8例为CD34+,8例为CD2+,9例PML/RARα融合基因BCR3亚型,与非早期死亡组相比形态学、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和PML/RARα融合基因特点等存在统计学差异。除1例死于维甲酸综合征外,其余12例均死于脑出血。结论:外周血高白细胞,形态学表现为M3v、CD34+、CD2+和PML/RARα融合基因BCR3亚型APL早期死亡率极高,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Myb样蛋白1(hDMP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3例初诊AML患者及1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骨髓标本,以β胆色原脱氢酶(GAPDH)表达水平为内参,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hDMP1及肾母细胞瘤基因(WT1)的表达水平。分析hDMP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染色体核型的关系。结果AML患者骨髓细胞中hDMP1在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76.6vs.2103.0)(P<0.01),WT1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02.6vs.1.2)(P<0.01)。hDMP1和WT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起病时外周血WBC计数、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AML亚型、染色体核型分组无关。结论 AML患者hDMP1的低表达伴随WT1基因高表达,两者均参与AML发病。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株(SH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变化。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5、10、15μmol/L),培养24、48、72 h。采用MTT法观察SHI-1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SHI-1细胞凋亡指标变化;PCR芯片研究SHI-1细胞PI3K/AKT通路84个特异性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对SHI-1细胞有明显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5μmol/L辛伐他汀处理SHI-1细胞24、48、72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82%、47.09%、63.92%,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73%、13.25%、15.59%。与对照组相比,15μmol/L辛伐他汀处理SHI-1细胞48 h组中有39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26个基因表达下调、13个基因表达上调。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SHI-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调节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临床注射用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和粒巨-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ring factor,GM-CSF)在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分化过程中的影响,以建立临床应用稳定的培养体系。方法:取6例CML慢性期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用含10%人AB血清的RPMI 1640同时加入不同细胞因子组合(A组:GM-CSF+IL-4;B组:临床注射用IFN—α+临床注射用GM—CSF)作为培养体系,培养7~9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CML-DCs数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采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geneic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allo—MLR)分析检测DCs的免疫刺激功能。结果:经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别培养诱导5d和7~9d后的细胞,其特征性表面标志(CD80、CD86、HLA-DR、CD83、CD1a)表达率均高于培养前的细胞(P〈0.05);在培养的第5天,B组细胞表面标记CD83的表达率高于A组(PG0.05);但培养7~9d后两组表面标记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CML-DCs计数值也无统计学意义。allo-MLR在DC细胞与反应细胞之比为1:10时B组刺激指数高于A组(P〈0.05)。结论:CML患者的BMMNCs在体外经临床注射试剂组合培养后可以分化为具有典型形态、免疫表型和一定功能的DCs,这一结果为培养更适合回输人体的“临床型”DCs提供了新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