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第三脑室下丘脑区域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肿瘤.它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室管膜瘤的肿瘤特征.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检测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芯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结构参数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正常人脑组织、弥漫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及阳性对照的168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标记组织芯片中的VEGF及CD34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对组织芯片上VEGF的表达强度以及微血管结构参数(包括血管数、血管平均周长)进行定量测试.结果星形细胞肿瘤各级别之间除VEGF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值、血管平均周长在Ⅲ级与Ⅳ级之间没有差异外,其他级别之间的差异都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星形细胞肿瘤中VEGF PU值与微血管结构参数可作为星形细胞肿瘤分级和血管生成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第三脑室下丘脑区域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肿瘤.它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室管膜瘤的肿瘤特征.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第三脑室下丘脑区域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肿瘤.它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室管膜瘤的肿瘤特征.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圆细胞未分化恶性肿瘤在光镜下表现较为相似且瘤细胞缺乏明显的分化方向,形态学上难以鉴别及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电镜作为临床病理诊断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为小圆细胞未分化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一条辅助通路。本文主要介绍电镜在各种小圆细胞未分化恶性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0 ~70岁;2例表现为淋巴结肿大,2例示多发性皮肤斑块或结节.活检组织形态学显示,淋巴结及真皮和皮下由弥漫浸润的小~中等大小幼稚肿瘤细胞浸润,细胞质稀少,核形不规则,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4、CD56、CD123、TCL-1和S-100(+).结论 BPDCN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多数病例发生于老年患者,常见皮肤累及;少量病例也可发生于年轻患者或无皮肤受累者.即使给予高强度化疗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预后仍很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鼻致敏豚鼠模型抗原激发后上下气道炎症反应测定来研究上下气道的炎症一致性。方法 Hartley系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制备鼻致敏豚鼠模型,OVA滴鼻激发。通过上下呼吸道行为学观察;鼻灌洗液(nasal lavage fluid,NLF)及肺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BALF)的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NLF及BALF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ic protein,ECP)、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OVA-SIgE)、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浓度;鼻黏膜及支气管黏膜病理组织HE染色,计算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程度。结果①实验动物滴鼻激发后,实验组均出现典型的鼻部症状及呼吸频率改变,实验组的行为学评分和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1)。②外周血、NLF和BALF中,实验组OVA-sIgE、ECP和IL-5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其差别均有统计学差别(P均〈0.05);实验组NLF和BALF中,OVA-SIgE和ECP含量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IL-5含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70)。③实验组NLF和BALF中淋巴细胞和Eos计数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P分别为0.000和0.002);实验组NLF和BALF的淋巴细胞和Eos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实验组下鼻甲黏膜、支气管黏膜和肺组织内Eo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下鼻甲黏膜、支气管黏膜和肺组织黏膜Eos计数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具有一致性,且上呼吸道变应性炎症较下呼吸道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原长期刺激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鼻黏膜细胞外基质(ECM)变化的特征。方法:Hart-ley豚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实验2 w组、实验6 w组、实验12 w组和对照组。卵清蛋白制备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抗原刺激分别持续2 w、6 w和12 w。在最后一次激发24 h后处死动物取鼻黏膜组织。鼻黏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嗜酸粒细胞数量、测量鼻黏膜上皮厚度;三色胶原染色法染色测定ECM胶原蓝染面积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组织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吸收度。结果:①各实验组鼻黏膜均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上皮增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2 w组、实验6 w组、实验12 w组和对照组鼻黏膜ECM胶原蓝染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8.6±12.0)%、(22.9±9.3)%、(21.7±1.3)%和(15.6±4.0)%;实验6 w组、实验12 w组ECM胶原蓝染面积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实验2 w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同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TGF-β1吸收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Ⅲ型胶原吸收度在各实验组都呈增加趋势。结论:随着抗原刺激延长,鼻黏膜慢性炎症导致与重塑相关的炎性因子表达增强,ECM胶原沉积明显。  相似文献   
9.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发生于第三脑室下丘脑区域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肿瘤.它在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等方面都有不同于胶质瘤、脑膜瘤及室管膜瘤的肿瘤特征.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