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喉内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经喉内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冈及其防治措施。方法:使用从德国STORZ公司引进的国内首套喉内镜手术系统,治疗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部炎性假瘤、喉部血管瘤等58例患者,并随访2~36个月,观察主要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结果:58例患者中发音正常者54例,发音功能明显好转者4例。主要并发症有:牙齿松动2例,牙齿脱落1例,声带粘连1例,舌体麻木1例,舌运动障碍1例,术后拔管时喉痉挛1例。结论:经喉内镜手术可住微创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发音功能,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其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通窍鼻炎枕与氯雷他定片的疗效,观察通窍鼻炎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疗效,探讨通窍鼻炎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挖掘中医外治法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价值,为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方法:在确定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R观察对象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通窍鼻炎枕治疗,每晚当睡枕使用(且需保证每次实际使用6小时以上),对照组30例以氯雷他定片治疗,每晚睡前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优于对照组,说明通窍鼻炎枕在缓解主要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同时观察发现其无法改善鼻甲肥大症状。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伴随症状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疗效不明显。治疗组在患者治疗后回访中发现,治疗3个月后症状改善显著,显示其具有明显的远期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复发的作用。结论:通窍鼻炎枕对变应性鼻炎有治疗及预防作用,能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主要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南京市变应性鼻炎( AR)病儿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 2015年 9月至 2017年 9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为 AR的 900例病儿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南京地区 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主要为混合真菌( 51.32%)和户尘螨( 34.91%)、其次为动物毛皮屑(狗、猫)次之,分别为( 22.83%)和( 13.77%)。单一变应原阳性率高达 59.62%。男性 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显著大于女性 AR病儿( χ2=8.137,P=0.004);夏秋两季 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高发季节( χ2=23.497,P=0.001)。病例构成上主要为婴幼儿期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最低( χ2=24.904,P=0.001)。单一变应原种类在性别、季节和年龄构成上有不同阳性发生率。结论南京地区 AR病儿比较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混合真菌,户尘螨,动物毛皮屑(狗、猫)。性别、年龄、季节差异的 AR病儿其吸入性变应原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视神经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期减压的形态学改变,了解其与手术时机的关系。方法建立家兔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将损伤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48h减压组、7d减压组、14d减压组及损伤不减压组,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神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神经纵切面胶质细胞基本呈柱形均匀排列,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损伤48h减压组纵切面胶质细胞排列基本均匀,损伤处可见空泡样变性,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增生。损伤7d减压组纵切面胶质细胞排列紊乱,大部分区域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部分区域出现脱髓鞘样变,胶质细胞增生明显。损伤14d减压组纵切面胶质细胞完全丧失柱形排列,胶质细胞明显增生,视神经脱髓鞘样变明显。损伤不减压组可见大片神经纤维坏死,视神经脱髓鞘样变明显,胶质细胞增生。结论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视神经减压术有利于减轻视神经的间接损伤,较早期进行减压(48h)可阻止轴突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 AH)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一般青春期后,AH逐渐萎缩消失,但其过度肥大可以致病.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兔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兔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手术建立兔视神经挤压伤模型。将兔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后1 h、2周、4周组,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模型动物的视神经形态学及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结果①对照组视神经纵切面胶质细胞基本呈柱形均匀排列,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染色均匀,横切面见血管形态良好;损伤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出血、肿胀逐渐加重的轴突变性,脱髓鞘样变,血管渗出,胶质细胞增生。②每只健康兔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均引出典型电压和时间曲线(NPN),视神经挤压伤后1 h NPN波形低阔扁平,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周潜伏期进一步延长,波幅降低,伤后4周波形消失。伤后2周、4周分别与对照组、伤后1 h相比及伤后2周、4周相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兔动物模型,视神经损伤后形态学与功能学均有显著改变,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的治疗喉部疾病的微创外科技术--喉内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从德国STORZ公司新引进的国内首套喉内镜手术系统,治疗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部炎性假瘤、喉部血管瘤等55例病人,并随访2-14个月。结果:55例病人,发音恢复正常者51例,发音功能明显好转者4例。术后1个月动态喉镜检查见所有病人声带粘膜光滑,声带活动及闭合良好,粘膜波正常。结论:喉内镜手术视野广、直接、清晰、照明度高,使手术在微创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特别是可以避免对喉部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声带微小癌及喉狭窄等多种喉部疾病采用喉裂开术,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六神胶囊联合头孢呋辛酯片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六神胶囊联合头孢呋辛酯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脂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下气道炎症相关指标,探讨不同程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对下气道影响的程度及差异。方法 入选PAR患者266例,其中轻度组(165例)、中-重度组(101例),另选健康正常组136例,均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比较三组受试者对下气道影响的程度和差异。结果 ①三组间FeNO及FeNO阳性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9.07±24.29 vs 25.81±18.68 vs 9.01±10.01,P<0.01;66.19% vs 33.33% vs 8.82%,P<0.01);②两组鼻炎患者痰EOS比例及痰EOS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1±9.11% vs 4.02±7.10%;40.59% vs 35.57%,P>0.05),与正常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1±9.11% vs 0.48±1.28%, 4.02±7.10% vs 0.48±1.28%;40.59% vs 1.47%,35.57% vs 1.47%,P<0.01);③中-重度组BPT阳性率与轻度组、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85% vs 4.24%,14.85% vs 1.23%,P<0.01 ),轻度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4% vs 1.23%,P>0.05)。结论 ①不同程度PAR患者下气道炎症存在差异;②研究证实,中-重度PAR患者呈现出更高水平的下气道异常,针对此类患者,可能暗示未来罹患哮喘(BA)的风险,耳鼻喉及呼吸科临床医师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