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6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卵圆孔定位仪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卵圆孔定位仪在选择性经皮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方法对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疼痛者或第Ⅰ、Ⅱ、Ⅲ支同时疼痛者应用Hartel前入路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其中260例患者应用三叉神经卵圆孔定位仪辅助定位,对39例患者术中应用X线或三维CT进行卵圆孔靶点验证。结果所有病例穿刺成功。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06例,良好42例,无疗效12例,总有效率95.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卵圆孔定位仪可用于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辅助定位,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所采用的手术方法有:①脑室分流手术;②囊肿-腹腔分流术;③囊肿切除;④囊肿切除加囊肿-脑池分流术,或囊肿部分切除(即囊肿开窗术),或囊肿切除加脑室-脑池分流术。结果:其主要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和中线综合征为主。上述方法中单纯囊肿壁切除只能使部分病人的病情缓解,脑室分流或囊肿切除加脑室分流手术的疗效较好。结论:四叠体区蛛网膜囊肿常合并梗阻性脑积水,单纯囊肿切除不能解除多数病人的梗阻性脑积水。作者根据囊肿是否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提出:对交通性蛛网膜囊肿采用单纯性脑室分流术,对非交通性者采用囊肿切除加脑室分流手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替尼泊苷和卡莫司汀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及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替尼泊苷、卡莫司汀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联合用药的耐药机制.方法测定单独或联合应用替尼泊苷、卡莫司汀两种药物对20例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敏感性,检测各标本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情况.结果①替尼泊苷、卡莫司汀的敏感性为20%、15%,联合用药为45%,经统计学分析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独用药(P<0.05);②联合用药的耐药情况(8/20)与mdr-1基因表达(7/20)符合良好(P<0.05).结论亚硝脲类和鬼臼毒衍生物联合应用对胶质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联合用药的耐药性与mdr-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脑移植研究的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移植研究的进展及问题吴承远动物实验表明,未成熟的胚胎神经组织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和明显的细胞可塑性,免疫抗原性较弱,加上受体脑内组织相容性较大,属于免疫学的部分特免部位,因而各国科学家在脑移植研究方面不断获得令人瞩目的成果。1982年瑞典Backlu...  相似文献   
5.
6.
自愈性脑室内出血18例报告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刘玉光,张成,朱树干,吴承远,高鹏自愈性脑室内出血18例中男11例、女7例,55~78岁,平均61岁。首发症状:头痛头晕11例、突然偏瘫3例、突然意识障碍3例、表现为单纯糊涂1例;临床征象:恶心呕吐8例、朦胧...  相似文献   
7.
B7-H3是B7家族的最新成员,B7-H3 mRNA广泛存在于非淋巴组织,其受体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被诱导表达,且此受体不同于CTLA-4、ICOS和PD-1。在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存在的情况下,B7-H3可增加CD4^ 和CD8^ 细胞的生成,且是剂量依赖性的,并可选择性的增加IFN-γ的生成,参与T、B细胞的活化和机体免疫,在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6 1岁。因头痛、右上肢、左下肢麻木、乏力 1年入院。神经系统检查 :双眼视力 1 2 ,双眼球水平震颤 ,声音嘶哑 ,饮水呛咳。右上肢、左下肢肌力IV级 ,共济运动差 ,闭目难立征阳性。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CT示右顶枕大脑镰旁见一约 3cm× 3cm× 4cm的高密度影 ,脑组织受压移位。入院诊断 :右顶枕镰旁脑膜瘤。入院后经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该病人症状与肿瘤压迫所表现的定位体征不符 ,临床上高度怀疑后颅凹病变 ,故再行MRI检查 ,于枕骨大孔区右后方又见一约 3cm× 2cm× 2cm肿物影 ,呈稍长T1长T2信号 ,脑…  相似文献   
9.
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教授,浙江杭州人,89岁。1939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47年携其德国夫人远渡重洋回国创业。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名誉主委、我国腹外和普外主要开拓之一和中国器官移植外科主要创始人。60余年的外科生涯中,他发表论220余篇,事业辉煌,成就卓。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损伤的心脏并发症是其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也是急性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总结急性脑损伤后心脏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特征、检查方法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