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用SAS软件包制作趋势面图,分析各省市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的低体重儿发生率。方法 通过其GCONTOUR过程,绘制低体重儿发生率的地理分布趋势面图。结果 随着经纬度的增加,特别是随着经度的增加,低体重儿发生率逐渐降低,在图形左下角所示地区的发生率最高。绘制的趋势面图更直观,明了,方便,也使趋势面分析的应用易于推广。结论 可用SAS软件包制作趋势面图,用于分析各省市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时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镉对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镉对子宫雌激素受体结合容量影响,并评价其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子宫细胞质雌激素受体;运用正交实验设计[L16(45)]进行单剂量配基结合试验研究两因素——镉的浓度和预先孵育时间对雌二醇(E2)结合雌激素受体(E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影响;用竞争结合抑制试验,计算镉的IC50值,并以己烯雌酚为参照品计算相对亲和力(RBA),研究镉与ER的结合能力。结果体外不同浓度的镉(0、10-3、10-5、10-7mol/L)与孵育不同时间(0、30、60、90min)对E2与ER的最大结合位点数(Bmax,单位为pmol/mg蛋白)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未见体外不同浓度的镉与孵育不同时间有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0、10-3、10-5、10-7mol/L浓度的镉孵育0min的Bmax分别为203.15±75.16、203.41±22.78、220.82±45.35、209.10±49.66;孵育30min的Bmax分别为215.67±92.97、139.79±53.78、205.27±23.60、172.63±55.09;孵育60min的Bmax分别为197.11±50.68、203.24±66.33、183.92±31.89、183.33±32.70;孵育90min的Bmax分别为229.69±76.88、175.70±70.28、164.26±24.46、150.78±65.97。氯化镉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4~10-3mol/L之间,Cd与ER结合的RBA约为DES的10-6~10-7。结论镉对E2与子宫雌  相似文献   
3.
镉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镉污染对居民健康尤其是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为镉污染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福建省一铅锌矿所在地的"污染区"与"对照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与入户问卷调查,并进行尿镉、尿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测.结果污染区居民健康状况比非污染区差,阳性症状、体征都较对照区多;慢性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污染区(OR值为2.199)、中年人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OR值为2.382),多吃新鲜蔬菜是保护因素(OR值为0.76);生殖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居住污染区的危险因素OR为1.36,每天多吃新鲜蔬菜是生殖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OR值为0.55).结论镉污染对居民健康尤其是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应予关注.对污染区居民而言,每天多吃新鲜蔬菜、可减少镉污染对健康尤其是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溴氰菊酯(DM)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苷肽还原酶(GR)、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轻亚单位(GCSl)重亚单位(GCSh)基因和红系核因子2(NF-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低剂量DM染毒组(3.125 mg/kg体重)和高剂量DM染毒组(12.500mg/kg体重)大鼠染毒5 d.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CuZn-SOD、GR、GCSl、GCSh和Nrf2基因mRNA表达的相对量.1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和大脑皮层中γ-GCS重亚单位蛋白(GCS-HS)和Nrf2蛋白水平.结果 DM染毒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CuZn-SOD、GR、GCSh和Nrf2基因mRNA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12.500mg/kg组大脑皮层、3.125 mg/kg组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GCSl基因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中各相应组织的水平,分别降低至对照组mRNA水平的71.1%、63.6%和7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染毒的大鼠海马CA1、CA2、CA3、齿状回和大脑皮层中的GCS-HS和Nrf2蛋白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DM对GR及CuZn-SOD基因mRNA表达未见影响;DM抑制大鼠海马和脑皮层中GCSl基因mRNA表达,而未见影响GCSh基因mRNA的表达;本实验条件下DM对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Nrf2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以便降低他们的职业紧张水平并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四川省某市的9所中小学学校,以其中5个学校为干预组,其他4个学校为对照组,对该9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职业紧张程度的调查和工作能力的检测,对干预组教师进行职业紧张的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1年后以同样量表对该两组教师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测量,从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后在职业任务问卷6个子项中,干预组教师的任务过重、任务冲突、责任感和工作环境4个子项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任务过重、任务冲突和工作环境3个子项平均得分也低于对照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在个体紧张反应问卷4个子项中,干预组教师的人际紧张反应子项得分在干预后显著降低(P<0·05),且业务紧张反应和人际紧张反应2个子项的平均得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在个体应对资源问卷4个子项中,干预组教师在娱乐休闲、自我保健和理性处事3个子项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和对照组教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干预组教师的工作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教师(P<0·05)。结论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紧张程度,缓解紧张反应,增强应对紧张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镉污染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福建省政和县环境镉污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 根据环境镉污染检测结果,对镉污染较严重的2个自然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作调查,并与非污染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作对比。结果 污染区育龄妇女中,未婚女性的月经周期异常率、痛经发生率(分别为19.1%和42.6%)均高于非污染区(分别为5.7%和18.9%);污染区已婚妇女不孕症发生率(6.3%)高于非污染区已婚妇女(1.1%);已婚妇女前两胎妊娠时频发恶心、频发呕吐的发生率,前两胎早产发生率及前两胎死胎死产发生率(分别为44.7%、31.7%、10.27%和4.23%)高于非污染区已婚妇女(分别为26.5%、17.8%、2.85%和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比数模型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居住在污染区的育龄妇女,其生殖功能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更大,其相对危险度是居住在非污染区育龄妇女的2.072倍(95%CI:1.526~2.813)。结论 污染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各个方面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醛接触、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发病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59例cALL患儿为病例组,以54例骨折患儿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样中人甲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FA-HAS)水平和血液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血液中FA-HAS水平高于对照组(中位数:59.61 vs 35.06 fg/L,P0.01)。病例组患儿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低于对照组[(2.86±0.31)vs(3.00±0.28),P0.05]。甲醛接触水平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不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18,P0.05)。FA-HAS水平高、全基因组DNA低甲基化均是cALL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醛接触水平较高、全基因组DNA低甲基化者,cALL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医师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关系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医师工作倦怠与状及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对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从3所省市级医院随机抽取561名各科临床医师,采用MBI—GS和OSI—R对其工作倦怠、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进行测量.结果外科、内科医师的工作倦怠高于其他临床科室(P〈0.05);0-40岁的医师衰竭得分最高(P〈005);业低效能感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随学历的增高而增高僻〈0.05);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性质不同对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也不同,衰竭的主要预测变量有任务过重、责任感、工作环境、娱乐休闲和自我保健等(P〈0.05),消极怠慢的主要预测变量有任务不适、任务过重和责任感等(P〈0.05),专业低效能感的主要预测变量为任务不适、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等(P〈0.05).结论降低或保持适度的职业任务量、职业责任感,明确职工工作要求和工作中的角色与职责,丰富其业余生活、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与理性处事能力是预防医师工作倦怠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镉对大鼠睾丸生精功能与性激素含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镉对大鼠睾丸生精功能与性激素含量的影响,为镉的精子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染镉组,各组大鼠分别以镉0,0.25,0.5,1.0 mg/(kg·bw)连续腹腔注射染毒7 d,测定大鼠睾丸脏器系数、每日精子生成量、附睾尾精子数;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与睾丸组织中的睾酮和雌激素的含量。结果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左、右侧睾丸重量和睾丸脏器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中和高剂量组附睾尾精子计数[(538±151)×10^6个,(242±143)10^6个,(39±4)×10^6个]均剂量依赖性方式低于对照组[(727±242)×10^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和高剂量组每日精子生成量[(6.2±4.8)×10^6个/g,(4.0±3.0)×10^6个/g]也均低于对照组[(12.7±6.4)×10^6个/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0.8±1.1)ng/ml]和睾丸组织中睾酮含量[(11.6±3.5)ng/m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3.2±2.7)ng/ml,组织(20.9±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染毒剂量组血清和睾丸组织中雌激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镉对睾丸产生明显的毒性,造成精子数量明显下降,睾酮水平下降是镉减弱睾丸生精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镉未对雄性大鼠的雌激素生成产生影响,雌激素含量可能与镉削弱大鼠生精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10.
职业紧张对中学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职业紧张和亚健康状态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亚健康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为改善中学教师的健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分别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亚健康状态自制量表从主观方面对685例中学教师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亚健康状态评价,并按性别、年龄分层,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客观评价中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采用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紧张和亚健康状态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职业紧张水平与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关系较密切,表现为个体紧张反应水平与脑内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而与脑内5-羟色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职业紧张水平与亚健康状态呈相关关系:职业任务水平、个体紧张反应与亚健康状态呈正相关(P均<0.05);而个体应对资源与亚健康状态呈负相关(P<0.05).某些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与亚健康状态关系较密切:脑内化学递质γ-氨基丁酸水平与亚健康状态总分呈负相关,而5-羟色胺水平与亚健康总分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和离异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娱乐休闲和社会支持是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的主要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职业紧张是亚健康状态主要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降低或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同时增强其应对职业紧张的能力,以预防亚健康状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