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底动脉瘤治疗是非常困难的,传统方法是夹闭动脉瘤颈部。但是由于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或瘤壁厚度的缘故,某些动脉瘤是不适合夹闭的。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一例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利用国产可脱性球囊导管成功地进行了瘤腔闭塞,载瘤动脉通畅,效果良好,患者无任何后遗疗。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女,50岁。头痛、呕吐1个月余,逐渐加重。疼痛部位在右颞顶,为跳痛。病人难以入眠,不敢下床。无视物困难及复视。发  相似文献   
2.
冠脉支架与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结合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宽颈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采用冠脉支架与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结合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病人完全恢复。结论宽颈或不规则型巨大颅内动脉瘤可通过与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相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国产氰丙烯酸异丁酯动脉栓塞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用一种新的国产组织粘结剂——氰丙烯酸异丁酯(IBC)对34只家兔进行动脉栓塞。其中24只家兔分为5组,第1~4组(每组 n=5)为实验组,将 IBC 注入家兔的左耳中央动脉和左股浅动脉,第5组(n=4)为对照组,同名动脉内仅注入5%的葡 萄糖溶液。术后2、4、8、12周每组各处死1只家兔,观察动物在术中和术后各时期对 IBC 栓塞的反应,并对栓塞局部的动脉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此外还进行了 IBC 与另外两种国产组织粘结剂 CIBC 和TH 胶的栓塞的比较研究。本文证明,在本实验条件下 IBC 对家兔无全身副作用,在三种国产组织粘结剂中,IBC 的毒性反应最轻,主要表现为血管壁的异物巨细胞反应(FBGC)。本文对 IBC 的作用原理和用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丘脑出血过去认为占全部脑出血的10~15%,但从CT检查在临床应用以来,其发病率已达20~35%。这表明过去靠临床症状和脑血管造影诊断丘脑出血还有一定误差率。本文报告经CT证实的7例丘脑出血,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临床资料 男6例,女1例。年龄35~66岁。 发病情况 均突然发病,3例病人在排尿时出现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畸形(AVMs)是神经外科难题之一。这是因为某些AVM深在、广泛或位于重要功能区,手术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但是,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血管介入技术以及麻醉技术的发展,目前认为约有65~70%的脑AVMs适合外科治疗,而致残率和死亡率也下降了。影响AVM手术致残率和死亡率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手术病人的选择即手术适应症,二是手术并发症。由于各作者选择病例不同,效果也不同。一般认为病人术前状态、年龄和AVM特点对手术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0年Luessenhop等成功地经颈外动脉插管向颈内动脉注入塑料及钢珠栓子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做了开拓性工作。Serbinenko在细导管的顶端系上一个球囊,将其送入皮层动脉分支。他对80例AVM的300多根供血动脉进行球囊闭塞术,其中50例平均随访4年半,效果满意。以后许多作者又对球囊导管进行改良,使之不断完善。目  相似文献   
7.
从1983年至1993年共进行124例颅内外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治疗,总有效率50%左右,本组随机抽取今年10例脑 AVM 栓塞治疗结果和栓塞物质的使用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 本组1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都经过数字减影脑血造影(DSA)和 CT 扫描,其中5例有 MR 检查。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1岁~28岁。平均年龄19岁。(1)部位:9例位于幕上大脑半球,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