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患者经常会问:"我被诊断为心肌炎,要怎样治疗,平时应该注意点什么呢?"那么,下面就告诉各位发生心肌炎可能会采用的药物治疗,以及活动、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和注意事项。治疗方法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临床主要以纠正左心功能不全及心肌保护的支持治疗为主。切记勿相信偏方或民间土方等。⒈心力衰竭的治疗:可分为药物及机械辅助治疗两方面。根据现行心衰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语言学习策略法,对在职护理人员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应用英语口语学习策略调查量表对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的187名临床护士进行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各个维度的使用频率分析.结果 口语学习策略总体使用的平均频度值为2.813,交际策略的平均使用频度值最高,情感策略平均使用频度值最低.结论 医院应充分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加强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培训,以提高临床护士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时间保证,以适应在职护理人员专业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和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次确诊且首次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的中医体质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的相关性。方法首次化疗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调查16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体质类型。所有患者均给予GP方案化疗。化疗周期中随访患者的血小板情况,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3版记录CIT分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中医体质与CIT的相关性,分析CIT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IT的危险因素。结果初次确诊NSCL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占41.8%,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研究中未出现血瘀质及湿热质。中医体质与CIT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r=0.421,P0.01);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CIT与平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中医体质、年龄均为CIT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中医体质与CIT相关,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更易出现CIT,且年龄60岁的患者更易发生CIT。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口腔鳞癌患者诱导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94例初次接受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的口腔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刺激,共干预2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患者2次化疗周期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骨髓抑制分度、抗骨髓抑制药物使用情况及疲乏状况评分。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2次化疗周期中,化疗第6天,试验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化疗第13天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次化疗周期中,2组患者骨髓抑制分度比较,试验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次化疗周期内,2组患者抗骨髓抑制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疲乏总分在首次化疗周期第13天,第2次化疗周期化疗前1天、化疗第6天及第1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助于稳定口腔鳞癌患者化疗后血液指标计数水平,减轻骨髓抑制严重程度,同时缓解其疲乏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轻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患者术后术侧肢体的肿胀、疼痛程度。方法将196例择期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99例与干预组97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指康复操锻炼。观察两组手掌周径、疼痛程度、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手掌周径(术后4、12 h)显著小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康复操锻炼可缓解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术侧手部肿胀程度及疼痛感,不会增加穿刺点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冯琳云  吴奕帆  顾芬 《护理研究》2023,(17):3083-3086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肌肉减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华东疗养院体检的779名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MAFLD组和无MAFLD组老年人一般资料、体质指数(BMI)、人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肌肉减少与MAFLD发生的关系。结果:上海市老年人MAFLD的患病率为34.9%(272/7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腹围、高三酰甘油、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肉减少均是老年人M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肌肉减少与MAFLD发生的相关性最高(OR=5.792,P<0.001)。结论:肌肉减少的老年人发生MAFLD风险高,提示在老年健康体检中需做好肌肉减少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程岚  吴奕帆  王汇  顾芬 《护理研究》2023,(17):3099-3105
目的:以认知行为理论为视角,构建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为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初步拟订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开展2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终稿。结果: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1和0.62(均P<0.001)。第2轮专家函询专家判断依据、专家熟悉程度、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0.913,0.896。最终形成的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包含5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31项三级指标。结论:以认知行为理论为视角构建的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方案科学、可行,可为肺癌病人戒烟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基于现实冲击理论的心理课程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入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士入职时间分组,将2018年7月入职的护士设为对照组(n=71),将2019年7月入职的护士设为观察组(n=64)。对照组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基于现实冲击理论的心理培训。培训1年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水平、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弹性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新护士职业认同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优于对照组(P<0.05),工作压力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现实冲击理论的心理培训能帮助新入职护士增加职业认同感、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心理弹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