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甲氰咪胍导致晕厥的临床分析鸡西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吴俣,王悦友,王玉民甲氰咪胍治疗某些上消化道疾病,其临床疗效肯定。然而,我院自1987年~1992年间,应用甲氰咪胍治疗上消化道疾病600例(纤维胃镜明确诊断)中,有8例发生晕厥,现临床分析如下。资料与...  相似文献   
3.
病例介绍 患者1,男,54岁,因"发热20+d,发现白细胞升高"于2017年8月23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前20+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温度达38.5℃)、咽痛,但无畏寒、寒颤.患者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3×109/L,原始细胞百分比45%,血红蛋白96 g/L,血小板计数44×109/L.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对K562细胞株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丹参酮ⅡA(TanⅡA)对K562细胞株的生长影响及红系诱导分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培养,形态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等。结果:TanⅡA对K562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而适当浓度的TanⅡA可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用0.5ug/ml的TanⅡA处理后,K562细胞的凋亡细胞增加,G0/G1,期细胞 堆积,c-myc,bcl-XL和H-ras的表达下降,p53和Rb的表达增加。结论:TanIIA对K562细胞有生长抑制及诱导红系分化的作用,同时伴有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6.
吴俣  徐娟 《临床荟萃》2014,29(10):1087-109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作为血液科和普内科的常见疾病,其本质为患者体内产生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自身抗体,导致以红细胞破坏为核心环节的贫血.AIHA的诊断需要结合自身抗体的类型和溶血相关特点.AIHA的治疗以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脾脏切除术为主.近年来,由于抗CD20单抗等新药出现,AIHA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常规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癌微环境对肝癌发生门静脉转移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簇或通路,为肝癌的治疗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基因组富集(GSEA)的方法,对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综合性的基因表达与杂交排序数据库(GEO数据库)中的11例肝癌无门静脉癌栓(PVTT)和9例肝癌合并PVTT的癌旁相对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分析,分析其在肿瘤相关通路中的富集特征与核心富集基因.结果 找到15条相关的信号通路,这些通路与癌旁微环境中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对于肝癌发生PVTT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结论 肝癌发生门静脉转移除了与肿瘤细胞本身的恶性增殖和侵袭有关以外,还与周围微环境中的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拟探索1种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 本研究观察了1例2016年1月诊断为肝脾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由于一般情况不良,不适合接受传统化疗,故采用靶向药物西达本胺治疗.结果 通过西达本胺单药治疗后情况获得惊人的改善,随访到目前为止,患者已获得部分缓解并能维持4年.结论 该研究提示西达本胺是肝脾...  相似文献   
9.
吴俣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1):1309-1313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始至今,COVID-19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断进化和变异,产生传播力和毒力变化的变异株,如Alpha(B.1.1.7)、Beta(B.1.351)、Gamma(P.1)、Delta(B.1.617.2)以及Omicron(B.1.1.529)变异株。深入研究不同变异株感染所致的COVID-19潜伏期有助于追溯传染源,确定密切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为及时调整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感染SARS-CoV-2野生株和不同变异株的COVID-19潜伏期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野生株的潜伏期在4~8 d,中位潜伏期约为5.5 d。感染Beta、Gamma变异株的潜伏期与野生株基本类似,约为5 d。感染Alpha、Delta和Omicron变异株的潜伏期则低于其他毒株,分别为4 d、4 d和3 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t-MDS/AML)的临床特征、分子生物学特点、疗效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6例肿瘤t-MDS/AML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肿瘤t-MDS/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子生物学特点、治疗及其生存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86例肿瘤t-MDS/AML患者, 原发肿瘤类型主要包括乳腺癌(27.9%)、肠癌(17.4%)、淋巴瘤(12.8%)、肺癌(11.6%)。t-AML患者67例, 其中M0 1例、M1 6例、M2 27例、M3 9例、M4 12例、M5 10例、M6 1例、M7 1例。62例患者可进行遗传学分层, 20例(29.9%)低危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36(95%CI 22~52)个月;10例(14.9%)中危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6(95%CI 3~9)个月;32例(47.8%)高危患者中位OS时间为8(95%CI 1~15)个月。非低危组t-AML患者中位OS时间为8(95%CI 3~13)个月, 明显短于低危组(χ2=13.856, P<0.001);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