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城市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运城市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乙脑发病的年龄特征,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析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现场快速评估乙脑疫苗接种率,乙脑病毒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获法检测。结果运城市2006年7~8月乙脑报告发病率为1.87/10万,病死率为16.1%。≥30岁乙脑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9%,年龄别发病率分为<4岁及≥30岁两个高峰,成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于小年龄组儿童发病率。结论运城市2006年乙脑疫情特点为成人病例构成比、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滇西北地区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与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的差异.方法 对2005、2006年从滇西北地区分离的3株版纳病毒进行形态学、基因组带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从2005、2006年滇西北蚊虫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版纳病毒为直径约70 nm、无包膜、有双层衣壳的球形颗粒,基因组带型为6-6分布.3株版纳病毒问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与云南其他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版纳病毒毒株的最大同源性分别为98%和9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滇西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共同形成一个分枝;第12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我国版纳分离株和印度尼西亚毒株间存在共同的氨基酸残基差异.结论 首次从滇西北地区蚊虫中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滇两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滇西北地区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与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的差异.方法 对2005、2006年从滇西北地区分离的3株版纳病毒进行形态学、基因组带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从2005、2006年滇西北蚊虫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版纳病毒为直径约70 nm、无包膜、有双层衣壳的球形颗粒,基因组带型为6-6分布.3株版纳病毒问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与云南其他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版纳病毒毒株的最大同源性分别为98%和9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滇西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共同形成一个分枝;第12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我国版纳分离株和印度尼西亚毒株间存在共同的氨基酸残基差异.结论 首次从滇西北地区蚊虫中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滇两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采用合成肽作为免疫原制备狂犬病实验室诊断用单克隆抗体的可行性.方法 以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355-369位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合成肽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 hemocyanin,KLH)大分子耦联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经典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间接荧光试验(indirect fluorescent assay,IFA)筛选和鉴定杂交瘤细胞株.结果 经过对杂交瘤细胞株上清的间接ELISA和IFA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株2B1D11,该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体经纯化后在IFA中可以有效检出感染犬脑组织和BHK-21细胞的狂犬病病毒.结论 采用合成肽作为免疫原制备狂犬病实验室诊断用抗体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河北省蚊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 在蚊虫孳生地采集标本液氯保存,按照20—30只/组经无菌处理后研磨,研磨液离心后接种C6/36细胞,连续三代观察致细胞病变情况;对细胞病变阳性的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在河北省涉县两个村共采集蚊虫1310只,分46组进行处理,共获得13株阳性分离物,其中两株分离物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提示为甲病毒属成员,用甲病毒属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阳性,经核酸序列测定证实该序列与Getah病毒(AY702913.1)同源性最高(98%),初步鉴定为Getah病毒,其他病毒分离物尚在鉴定。结论 本研究从河北省蚊虫标本中分离到Getah病毒,这是我国内陆地区首次分离到该病毒。  相似文献   
6.
在显微镜检或吖啶橙荧光染色法等方法不适用的情况下,需要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用于恶性疟的诊断。根据恶性疟原虫富组蛋白2(HRP2)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发展了一种浸条试验法(ParaSight~(TM)-F),该法可在数分钟内完成。据报道,当虫体密度大于100/μl时,灵敏度大于95%,非免疫人群的特异性达97%—99%,在疟疾流行国家特异性达86%—90%。近来又发展了一种根据HRP2的免疫层析法(ICT Malaria P.f.~(TM)),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上海市咬人犬的狂犬病毒检测方法,为狂犬伤及多人的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狂犬病监测提供检测依据。[方法]采集2003至2005年9月疑似狂犬脑标本230份,用ELISA法、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小鼠感染法(MIT)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巢式PCR)检测标本。[结果]4种方法结果一致:狂犬病毒阳性率21.3%(49/230)。阳性率以2004年为高(22.2%)。时间分布以春夏季为多。地区分布依次为嘉定、宝山和青浦等地。[结论]dFA、巢式-PCR和ELISA的两两组合可作为快速诊断的方法和狂犬病应急事件处理和预防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结果为标准,确定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血清样品中狂犬病病毒抗体的能效。方法对100份人血清样品采用RFFIT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采用竞争性ELISA检测狂犬病病毒抗体,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经回归分析,两方法检测结果之间有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320+0.333X,相关系数r=0.504;经χ2检验,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0,P>0.05),两种方法有相关性(χ2=16.50,P<0.05);经Scheff啨可信区间法分析,RFFIT不同检测值范围内ELISA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评价的竞争性ELISA与RFFIT检测结果之间有相关性,但一致性较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地区蜱传虫媒病毒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在新疆南部地区的23个采集地36个采集点,采集蜱标本5045只,分别建立蜱标本cDNA文库,用PCR方法检测标本可能携带的病毒。结果黄病毒属引物、加利福尼亚血清组病毒引物对34份cDNA文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内罗毕病毒属引物和新疆出血热病毒巢式引物在巴楚县蜱标本中检测到新疆出血热(XHF)病毒核酸序列,对检测到的XHF病毒L和S片段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论对新疆南部地区5045只蜱进行四种六对引物的PCR检测,未检出黄病毒属和加利福尼亚血清组病毒核酸序列,获得新疆出血热病毒L和S片段的核酸序列,研究了其分子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0.
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WHO)推荐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标准方法,已被应用于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估、狂犬病疫苗新型免疫方案评估、狂犬病诊断试剂和方法评估、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评价.对RFFIT的改进包括自动化判读结果和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狂犬病病毒做为攻击病毒,这些改进目前尚未获得广泛应用,传统RFFIT仍然是值得推广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